第五章 分 析 (第8/16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時之間,貝萊懷疑對方語帶諷刺,但隨即否定了這個可能性。
“總而言之,”機・丹尼爾說,“薩頓博士清楚地看出,這是碳/鐵文明所面對的一個課題。”
“嘆帖?那是什麼?”
“就是碳和鐵這兩種化學元素,以利亞。人類以碳爲生命的基礎,而機器人則是鐵。如果有一種文明,是在平等且並行的基礎上,結合人類和機器人的精華,就很適合用‘碳/鐵’這個簡稱。”
“怎麼寫?中間加一條直線嗎?”
“不,以利亞,中間加一條斜線比較合適,這象徵了既非碳亦非鐵,而是兩者不分先後的混合體。”
貝萊驚覺自己竟然聽得津津有味,不禁感到很矛盾。關於外圍世界的歷史,地球上的正規教育皆以所謂的‘大叛亂’爲分水嶺,對於外圍世界獨立之後的歷史和社會結構,地球的課本幾乎一律隻字不提。沒錯,在那些通俗小說中,不乏外圍世界的種種人物,例如造訪地球的大君(一律性情暴躁、行爲乖張)、美麗的女繼承人(總是被地球男子的魅力征服,墜入情網無法自拔),以及狂妄的太空族反派(行事邪惡無比,最後一定被打敗),不過,這些故事其實毫無存在價值,因爲它們違背了一項最基本、最廣爲人知的事實:太空族從不進入大城,太空族女性則是根本不曾造訪地球。
有生以來,貝萊首度冒出一種古怪的好奇心:太空族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他花了一點力氣,纔將思緒拉回原來的方向。“我想我明白了你要推出什麼結論。你們的薩頓博士從一個嶄新的、大有可爲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解決讓地球接受碳/鐵文明這個問題。而我們的保守分子,也就是自稱懷古人士那批人,對此則深感不安,他們生怕博士會成功,所以便先下殺手。由於有這個動機存在,使得這宗謀殺案很可能是有組織的圖謀,而並非孤立的暴力事件。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