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獨裁者登場 (第1/12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根的獨裁者正陷入沉思,在思緒的衝擊下,他冷靜而訓練有素的面容卻幾乎未曾擠出皺紋。
“你竟等了四十八小時才告訴我。”他道。
瑞尼特壯着膽子說:“沒有理由過早通知你,我們若將大大小小所有事件都向你報告,你一定會感到不勝其擾。我們現在告訴你,是因爲至今仍毫無頭緒。這實在非常奇怪,就我們目前的處境而言,我們不能允許任何可疑的事。”
“把這件事再說一遍,讓我再聽一次。”
獨裁者將一條腿抬到華麗無比的窗臺上,若有所思地向外望去。這種窗戶本身的結構,也許就是林根建築最大的特色。它的大小適中,鑲在一個五英尺深、呈喇叭狀的凹槽盡頭。窗玻璃極厚、極透明,而且曲度精準,與其說是玻璃,還不如說是一面透鏡。它能匯聚四面八方的光線,因此由室內望出去,可以看到一個具體而微的全景。
獨裁者官邸每扇窗戶都有極佳的視野,放眼望去能從天底一直看到天頂。越接近窗玻璃的邊緣,映出的景物縮得越小,扭曲得也越厲害,不過這倒平添幾許特殊風味:城市中來往的人車被壓扁縮小;新月形的平流層飛機剛從機場起飛,循着密密麻麻的弧形軌道飛行。一旦習慣這種畫面,如果將窗玻璃取下,讓平淡無奇的真實景觀映入眼底,反倒令人覺得不自然。當太陽到達某些特殊位置,透鏡狀的窗玻璃會自動變成不透明,以免陽光聚焦產生過度的光和熱。這是藉着改變玻璃的偏光特性做到的,因此窗玻璃永遠不必打開。
有一種理論認爲,一顆行星上的建築能反映它在銀河中的地位,而林根與它特殊的窗玻璃,正是這個理論的最佳佐證。
就像這些窗戶一樣,林根雖小,卻能俯視星際社會的全景。它是個“行星邦”,而如今的銀河早已度過這種政經發展階段,大多政治單位都由好幾個恆星系組成。但林根現存的狀態——一個單一的住人世界——卻維持了好幾世紀。這種情形並未阻礙它的富庶繁榮,事實上,幾乎難以想象林根會有其他的面貌。
一個處於這種地位的世界,很難預料是否會有許多躍遷路線以它爲中途樞紐,甚至爲了經濟考量而不得不經過它,這主要取決於該星域的發展模式。若是追根究底,這又牽涉到天然可住人行星的分佈、這些行星殖民與發展的順序,以及它們擁有的經濟體系等等。
林根很早就發現了自身的價值,那是它歷史上最大的轉折點。既然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有能力認識與開發這個地位,便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林根邁出的第一步,是佔據附近的一些小行星。這些小行星既沒有資源,也缺乏自給自足的住人環境,選擇它們純粹是因爲有助於維持林根的貿易壟斷。他們在那些“岩石”上建了許多服務站,舉凡船艦所需的一切,從超原子發動機的替換零件,到新的影視書一應俱全。後來,這些服務站發展成大型貿易據點,從各星雲王國湧來了大量的毛皮、礦物、穀類、牛肉、木材等原材料;而來自內王國的機械設備、電器用品、醫藥等各種成品,則形成一股反方向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