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府君喫了閉門羹 (第1/9頁)
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峴山南境,原本皆是曠野草木,並無厚田,雖有些許鄉農與柴夫在附近居住,然戶僅只三十。
漢代制度,十里一鄉,兼設亭驛,鄉主民生,亭驛主治安、防盜、郵驛,且有指路之責。周制一里爲七十二戶,漢制以百戶或百戶以上爲基,鄉亭制度延用數百載,到了這個時期,大多的民戶基本已經歸於裏內管制,各州各郡少有散戶零居者。
但世上並無絕對之事,有些地方因人口不稠,或是以祖族爲聚居單位的,亦或是因遭了瘟疫荒災死了不少人,故戶不足百,針對這樣的地方,便只能續用鄉里往下,更加基層的單位進行管制——什主十家,伍主五戶,什伍之長各盡其責,若有大事則再向鄰盡的鄉老請教。
峴山附近戶僅三十,與相近之裏地域較遠份不同屬,如此便定然是以伍什爲基而進行管理,附近定是沒有亭驛的。
既無亭驛,那就說明劉琦前來拜訪龐德公,就沒有可以歇腳的或是問事的亭卒可尋。
想想也是,這樣的聚居規模,放在後世,估計也就是20世紀的大雜院一樣的性質,連一個封閉式小區都比不上,如此還尋什麼亭卒。
自己摸着石頭過河吧。
劉琦接納了蔡瑁所提供的那些南郡宗室經學子弟,允許他們隨自己去長沙郡,作爲交換,他請蔡瑁通過黃承彥的關係,把自己引薦給龐德公。
如今的南郡,蔡氏興盛,蔡瑁親自置書與黃承彥,黃承彥自然不會落了大舅哥的面子,當即回書與他,約定時日,他便親往峴山的龐氏草廬,爲劉琦做引。
有了黃承彥親往做引,劉琦去見龐德公便算有了薦人,算不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