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百毒蟲養穴 (第1/12頁)
陰陽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坐在吉普車上,隨着綿延的鄉間小路一歪一晃,此刻已經是新鄭城郊的田野。周圍暮色四合,只有幾聲蛐蛐的叫聲偶爾響起來。老鍾在後座上整理相關的器械,老苗則開着車跟我講述他和小聶遇險的經歷。
就像盜墓是家傳一樣,從黃帝時代起與盜墓賊相對立的一種人就出現了,那就是守陵人。他們一般是天子的近親大臣,顯赫世家的功勳子弟,將軍的親兵侍衛。這些人忠心耿耿地守衛着自己的家屬、朋友或敬仰人的陵墓,就像袁崇煥將軍的親兵及其後人隱姓埋名守衛他的墳墓一樣。這些人與盜墓賊勢不兩立。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爲機遇巧合,原來曾經是盜墓賊,但是後來卻成爲了守墓人。就像老鍾給我講述的那個故事一樣。
解放以後,國家爲了保護埋藏在地下的陵墓,進行有目的的考古發掘,在一些文物重點區域的文物部門成立了專門的巡邏隊伍。而老苗和小聶就屬於這隊伍中的一員。
他們不僅要保護陵墓不受盜墓賊的侵害,必要的時候甚至還得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盜墓賊。由於新鄭市是戰國春秋時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屬於北邙風水寶地的範圍,古墓林立,林林總總的各級有價值的墳墓逾萬座,號稱地下博物館。但是這些墳墓裏有大量陪葬品的同時也危機四伏,各種機關重重,不少盜墓賊下得去,出不來,或者驚動墓裏的守棺獸,死相極爲慘烈。
三天前的一個晚上,老苗和小聶按慣例在城東韓王陵及其大夫陵墓羣之間巡看。那是一個沒有月光的晚上,手裏的軍用手電一長一短刺破天空。有時候,這手電光也是一種警示,更多的是恐嚇作用。前半夜倒是相安無事,老苗他們開車到城西鄭王大墓轉了一圈以後又重新回到了韓王陵舊址。老苗幾十年間出沒在這裏早已對這些地形爛熟於心。而小聶是老鐘體諒老苗辛苦剛剛分配給他打下手的年輕人。剛剛接觸這個行當,小聶正是新鮮興奮的時候,追着老苗問東問西,問夠了以後就開始繪聲繪色地講他在網上搜刮的一些古墓鬼故事。正當小聶講到兩個盜墓賊剛剛開啓一個古墓卻發現一個白色人影飄出來的時候,老苗一把抓住他,示意他閉嘴。小聶嚇了一跳,跟着老苗一起蹲在一堆荊棘草旁邊。
四周沒有了剛纔的腳步聲和小聶的談笑聲,突然之間靜得可怕。他們屏住呼吸,仔細傾聽。只有遠遠的田地裏傳來夏蟲的鳴叫,凌晨幾點的寒氣也慢慢地從地表上浮起來,與空中的熱空氣結合,升騰起一陣陣白霧,倒像極了剛剛小聶鬼故事裏的古墓鬼影。大約十幾分鍾後,老苗還是一動不動,小聶卻耐不住了,正想開口說話,老苗卻突然拋下他,箭一般地跑了出去。
小聶緊跟不捨,大約跑出去約有四百多米,老苗突然停住又伏下身子。小聶也收住腳步,大口喘息着蹲下。雖然是大小夥子,但是猛地發力奔跑,竟然比一個老人家呼吸聲音還大。老苗轉過身,不滿地看他一眼,小聶使勁地捂住鼻子。藉着陰暗的天光,就在大約一百米處,一個人正伏在墓地之間,看情形好像是剛打通盜洞,正在往裏面張望。小聶一個健步跑上去,就準備抓個現行,全然沒有聽到老苗的阻攔。
可是,等小聶抓到那個人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身體軟綿綿的,早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彈性。還沒等小聶奇怪,就發現那個盜墓賊伏的地方正是一個盜墓洞,剛剛翻起來,看見一道流光刷地從洞口冒出來。流光裏一隻大飛蛾翩然飛出。
就在剎那間,那隻飛蛾帶着流光直飛小聶,小聶趕緊往後撤,那飛蛾就像有靈性一樣緊緊跟隨着小聶,徑直飛過去。小聶一着急之下用手電朝飛蛾打去。那飛蛾速度極慢,小聶一下子就擊中它,它無力地拍打了兩下翅膀後就跌落在了盜洞裏。小聶剛想彎腰查看地下的那個人,就見盜洞裏彷彿着火了一樣,白色的熒光直刺天空。不大會兒的工夫就看見一個白色的熒光球從那個臉盆大的盜洞口冉冉升起,在凌晨的藍黑色夜幕下,如同升起一輪白色的小太陽,散發着慘白而瘮人的光芒。
這輪白色的小太陽詭異地升起在空中,中間好像有很多東西在不停地蠕動,散發着什麼東西。直到升到一人高這才清楚地看到裏面竟然是數千只剛纔那樣的飛蛾,正緩慢地糾集在一起不停地飛翔、蠕動,令人產生一種極度的心理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