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祝融神杯 (第3/9頁)
陰陽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粒米之光怎能比皓月之輝!”老鍾拽了一句文。
老苗則更直接:“別拿那種不入流的世間俗物跟神器作比較,沒有可比性。”
神器!老苗的答案差點兒噎我一個跟斗,怎麼這會兒連神器也出來了,這對老哥們兒真當我們是在拍電影呢?
看着我很不解的眼神,老鍾逐漸恢復了常態,和老苗一起相視一笑。那種笑容很讓人不痛快,就像是倆老教授看見一個光屁股流鼻涕的小孩問他們一加一等於幾一樣,這種居高臨下的眼神相當讓人不舒服。
“你聽說過祝融杯沒有?”老鍾問我。
“祝融杯?”我搖頭,“沒聽過!”老苗見我不懂,趕緊改變了問話方式:“你知道祝融嗎?”我依然搖頭。“那火神呢?”老苗追問。
“哦,這個呀,當然知道了,不就是普羅米修斯嘛,偷火種給大地衆生被宙斯懲罰的悲情英雄,我們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講過的,我們還準備排一出有關他的話劇……”我喋喋不休的臭顯擺被老鍾一個惡狠狠的腦後栗子給打斷了。
“渾蛋,光記住了洋人的火神,連老祖宗都給忘了。”老鍾顯然有點兒氣不打一處來,“真不知道你們現在的老師都是怎麼教的,光教那些老外的東西,連自己的老祖宗都不認得了,老外的屁也是香的嗎?”
兩人一起默契地搖頭搞得我面紅耳赤。“記住了小子,我國中華火神叫祝融,曾經在新鄭生活過!”老鐘的話倒是讓我一愣。
“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爲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爲火神,祝融氏是黃帝后世子孫。《史記?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老鍾看我有點兒發愣,接着說,“《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鄭,祝融之墟也。’春秋時的鄭國,是祝融族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國語?周語上》說:‘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見,在夏族開始興盛的階段,祝融族有一部分還在嵩山一帶居住。嵩山與新鄭同爲鄭國疆域,基本上屬於一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