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字工物圖 (第2/17頁)
陰陽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28年夏初,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只有一山之隔的清東陵成了這個軍閥頭子唾手可得的一大寶藏。7月,孫殿英的部隊盜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寢。
這次盜墓案被披露後,舉國譁然、海外震驚。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立了特別調查委員會和軍事法庭,大張旗鼓地追查。然而孫殿英用他盜墓所得的奇珍異寶上下打點,不但秋毫未損,居然還官運亨通,繼續着他的軍閥人生。
在這期間,東陵一幫守陵人或被分化,或轉作他業,或乾脆監守自盜成了盜墓賊,只有一小部分人,仍然矢志不渝,堅守在陵寢旁邊。
幾十年前那場潑天大案,一下子擊潰了很多守陵人的道德底線,望着陵墓裏挖出的萬千寶貝,許多衣食無着的守陵人開始動起了心思。
鍾家恪守祖訓,努力過河不沾水,饒是如此,一些寶貝也輾轉過了鍾家之手,鍾家老太爺除了吩咐各自子孫不準沾染寶貝,把文物送到相關衙門。他堅信終有一天會撥雲見日,得見晴空,這些天殺的盜墓賊一定會得到懲處。
就在孫殿英洗劫東陵之後,鍾家守陵人默默進了東陵,恢復棺槨,重置祭品,收拾那些被人遺失的不值錢的散落寶貝。
就在這個過程中,鍾家撿拾到一箱,乃是慈禧太后的隨身葬品,打開之後,都是一些名貴書畫,和一些珍貴的文書,在箱底發現一個匣子。這個匣子裏裝了一份宋時的工物圖繪,這是一份宮殿的設計圖紙,但僅僅是設計圖紙的一部分,根據圖的結構和標註的文字,這份圖紙應該是天玄地黃四份,分別裝在寢陵四角的四個箱子裏,由於是宋代舊物,許多格物的標尺比例已經無人能夠看懂,而且上面所標示的一些當時的術語,也不爲人所知
所以這份圖紙更多是被當成一份古物一直被皇家所保存。
傳說這樣的工物圖是沾染過歷代大匠的靈氣和智慧的,存放在宮廷之中能夠保宮殿安寧不遭水火之災。慈禧老妖后死後生怕自己的陵寢遭遇點什麼不幸,一改往日把這些東西傳給下一個小皇帝的規矩,而是命令當時修造自己陵墓的匠人把這象徵宮室堅不可破的四分工物圖一起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