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行水丹取寶 (第2/6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村糕乾是天津楊村獨有的蒸食,以前進城賣糕乾的全是楊村人,大都是鄉下小夥子,個頂個的實在,收拾的乾淨利落,讓人買着放心,糕乾有現蒸的熱糕乾,裏邊有豆餡,撒幾根青紅絲,也有不帶餡的涼糕乾,絕沒有人把涼糕乾當熱糕乾賣,但是半路上遇到的這個小販,聽口音不像是楊村人,說話也不實誠。
郭師傅和丁卯是喫公門飯的,眼尖耳刁,搭話就發覺此人不對勁兒,起碼沒說實話。
小販說:“兩位別多心,我吆喝習慣了,今天賣的是涼糕乾,一順嘴說成熱糕乾了。”
郭師傅上下打量賣楊村糕乾的小販,問他:“你是楊村人?”
小販說:“土生土長楊村人,祖上全是賣糕乾的,你們嚐嚐我的手藝,喫一口能惦記一輩子。”
郭師傅又問:“你姓杜?”
小販說:“你們到底買不買糕乾,怎麼還查上戶口了?”
郭師傅說:“你也別多心,楊村糕乾正宗傳人姓杜,別家做的糕乾都差點意思,所以問你姓什麼,我們哥兒倆窮講究,只喫杜記楊村糕乾。”
小販一聽放心了,說道:“我姓杜,是正宗嫡傳的杜記楊村糕乾,你二位買幾塊糕乾家走?”
郭師傅聽出來了,賣糕乾小販油嘴滑舌,口中說的沒一句實話,此人聲稱自己是正宗楊村杜記糕乾,這番話或許瞞得了旁人,卻瞞不過郭師傅,說到這又得插段書外書,交代一下楊村糕乾的由來,相傳在明朝初年,有個姓杜的紹興人到北方安家落戶,定居在楊村賣蒸食,楊村這個地方處在運河邊上,那時候南糧北調,漕運民夫多達數萬,都要在楊村歇腳打尖,因此小飯館小飯鋪特別多,漕運民夫大部分爲南方人,愛喫大米,杜家爲了適應民夫們的口味,用大米麪撒白糖蒸成糕乾,久而久之,形成了楊村糕乾,當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舉辦萬國品賽會,展銷各國各地的土特名品,楊村糕乾被選去參賽,獲得了獎牌,從此名聲大振,日軍佔領平津之後,大米是軍糧,老百姓只能種不能喫,誰敢喫大米,一旦讓日本鬼子發現,沒二話,刺刀的給,楊村糕乾一直是用大米麪粉爲原料,日軍不讓用大米,沒辦法只好拿玉米麪代替,那就有名無實了,解放後恢復了傳統制作方法,選用上等小站稻米,用水浸泡後晾乾,碾成麪粉,過細籮篩出來,加糖和麪,使刀劃線成塊,上屜蒸熟,製成的糕乾,柔韌細膩,清甜爽口,後來不止是杜記糕乾,還有芝蘭齋糕乾,杜記專做帶豆餡的熱糕乾,芝蘭齋以涼糕乾爲主,在天津衛楊村糕乾是很平常的東西,郭師傅和丁卯喫過見過,怎會不知道兩者有別,這個小販賣的明明是芝蘭齋糕乾,卻說成杜記糕乾,藉着天黑以爲別人看不出來,你這不是唬弄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