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金剛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跟那個亮子怎麼認識的?你們團伙還有多少人,都是誰,叫什麼名字?都做過哪些案?敢漏掉一點兒將來讓我們查出來,就把你跟那個殺亮子的兇手關的一個號兒裏!”二嘎倒是挺會威脅人。
“哎喲,警察爺爺,那不是我們團伙,是‘他們’團伙,我跟他們沒關係……”劉常有時刻忘不了把自己往外洗,“都到這個份兒上了,我騙誰也不敢騙您二位呀!
……您能再給根兒煙抽嗎……”
“懶驢上磨……!”二嘎挺不耐煩的又遞上一根菸。
“從我太爺爺開始,就是木匠,傳到我這輩,開始賣傢俱……”看來這劉常有說以前做過木器生意確實不假……
按劉常有的說法,自己多少也算是個手藝人——家裏祖傳三代的木匠手藝,開買賣以前,自己一直在木材廠上班,改革開放初期便開始下海經商,仗着自己對木料比較在行,便開始折騰仿古傢俱,小到筆架香案,大到屏風衣櫃什麼都賣,開始在大橋道開了個小門臉,後來才搬到瀋陽道,因爲那時瀋陽道還沒幾個幹這塊的,劉常有算是獨一份,所以也着實賺了點錢。
認識亮子,就是劉常有做仿古傢俱生意那會的事,劉常有的店鋪在瀋陽道差不多正中間,市場路窄人多,兩頭進不來車,所以買主買完傢俱想往外運就得僱三輪,因爲亮子家裏三天兩頭出事兒(不是他爸進局子就是他媽進去了),基本上天天處在急用錢的狀態,所以要價也便宜,給錢就拉,這就導致了劉常有和亮子的頻繁接觸(因爲砸價的事,亮子甚至捱過其他蹬三輪者的打,但打完照樣砸價,你一塊起步,我五毛就拉……不過也正是因爲其要價低才投了劉常有的胃口)。
後來,有不少店鋪老闆看劉常有賺錢眼紅,也開始折騰仿古傢俱,一時間同樣的店鋪開了得有十幾家,之後就開始互相砸價,劉常有店裏的貨本身就不是太出衆的東西,加上別人砸價,沒過多久就扛不住了,一天到晚連房錢都賺不回來,按他自己的話說:“檀木的進價太高摸不動,買的也少,雜木的又不賺錢”,無奈之下,劉常有開始改行賣玉器,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亮子離開了瀋陽道,大概有一兩年的時間再也沒出現過。
“你後來是怎麼和他又聯繫上的?”二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