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皇甫下榻的客棧,監軍說:“您只知道這蔡州有高尚書嗎?”
皇甫說獻寶只爲救人,別無他意,又說:“我這裏還有一根金針,雖其力不及那巾子,但也可使人一身無塵。”
監軍遂眉開眼笑。
皇甫從頭巾上一抽,取出一根金針,監軍急忙將其別於自己的頭巾上,出門上馬狂奔,停下後觀看,只見馬尾巴上有點土,而他的身上真的很乾淨。
後來的日子,高瑀與監軍總往皇甫玄真那跑,禮物送了不少,要求再傳授些道法,皇甫笑而不言。一天晚上,不知了去向。避塵巾後來不知傳到了誰手裏,但那金針最後被宰相李德裕所得,收藏進平泉莊別墅。
在這裏,重點要說的是另一寶物,也就是《酉陽雜俎》記載的上清珠:“肅宗爲兒時,嘗爲玄宗所器。每坐於前,熟視其貌,謂武惠妃曰:‘此兒甚有異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絳紗裹之,繫於頸。是開元中罽賓國所貢,光明潔白,可照一室,視之,則仙人玉女、雲鶴降節之形搖動於其中。及即位,寶庫中往往有神光。異日掌庫者具以事告,帝曰:‘豈非上清珠耶?’遂令出之,絳紗猶在,因流泣遍示近臣曰:‘此我爲兒時,明皇所賜也。’遂令貯之以翠玉函,置之於臥內。四方忽有水旱兵革之災,則虔懇祝之,無不應驗也。”
唐肅宗李亨小時候爲玄宗所愛,後者曾對武惠妃說:“我這孩子有異相,日後定是我李氏家族中有福的天子。”這一天,玄宗叫人到皇家府庫中取來珍藏的寶物上清珠,親自用絳色輕紗包裹,繫於兒子的脖頸,以增吉祥。
上清珠是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西域罽賓國所進獻的異物,該國在今天的克什米爾一帶,多產異寶,該珠即一例。其色潔白,黑夜滅燭,可照亮一室;若長時間凝視,會慢慢感到裏面有飛仙、玉女、白鶴搖動身形。
是幻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