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老人交給裴沆一個包裹,裏面有封信,叫裴轉交給其叔,這時裴沆才知道那老人跟自己的叔叔是舊相識。
拜別時,老人囑咐裴沆,不要打開那包裹。
正如我們猜測的那樣,在路上,裴沆忍不住好奇心,試着打開包裹,四角立即各探出一條紅蛇。
裴沆的叔叔收到包裹,打開發現裏面有一升多奇異的植物顆粒,形狀如大麥。後來,他的叔叔去了王屋山,再後來便神祕地失蹤。
故事的始末就是這樣。
乍看起來,沒什麼驚心動魄之處。但如果仔細琢磨,會發現不少詭異之處:
在這樣一個黃昏,草叢中突然出現受傷的仙鶴;就在裴沆想搭救仙鶴時,白衣老人及時出現;而受傷的仙鶴竟然需要人血;還有三世爲人的胡盧生(很多唐人志怪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這是一位相當神祕的人);老人在草莽深處的住所;裴沆喝下的奇怪的杏漿;包袱裏的四條紅蛇,以及類似大麥的植物顆粒;裴沆的叔叔得到包裹後不知所終,如此等等,給人慾言又止之感。
最關鍵的白衣老人是誰?他隨着黃昏的霧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裏。
故事由受傷的仙鶴引起。鶴,古人尤愛之。《詩經》中早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說法。道教出現後,仙鶴漸漸變成神鳥。在這裏,受傷的仙鶴實際上就是作爲道家符號出現的。道家愛鶴是有原因的:在古代,道家追求境界灑脫、長生不老、羽化昇仙,而仙鶴羽毛潔白,外形飄逸,而且生存時間長,又能飛翔於雲霄,符合道家的審美,後來連名字也冠以“仙鶴”:“貝丘西有玉女山,傳雲晉泰始中,北海蓬球,字伯堅,入山伐木,忽覺異香,遂溯風尋之,至此山,廓然宮殿盤鬱,樓臺博敞。球入門窺之,見五株玉樹。復稍前,有四婦人,端妙絕世,自彈棋於堂上,見球俱驚起,謂球曰:‘蓬君何故得來?’球曰:‘尋香而至。’遂復還戲。一小者便上樓彈琴,留戲者呼之曰:‘元暉,何謂獨升樓?’球樹下立,覺少飢,乃以舌舐葉上垂露。俄然有一女乘鶴而至,逆恚曰:‘玉華,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行諸仙室。’球懼而出門,回顧,忽然不見。至家,乃是建平中,其舊居閭舍皆爲墟墓矣。”
上面的故事雖仍是仙境一時、人間多年的路子,但仙女駕着仙鶴而來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