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人獨孤叔牙,庭院中有井,打水時,感覺桶非常重,經多人助力,才拖上來,定睛一看,桶裏坐着個人,戴着帽子,攀欄大笑,隨後又墜入井中。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會發生。進士宋洵在金州石泉縣東數里山居,聽外面巨石中有人說話:“宋三郎來了?!”駐步聽之。巨石上,忽開一門,幾個女人從裏面出來,笑道:“請三郎進來。”宋洵欲跑,但爲她們擒住,拖入石中,門遂閉。僕人穿石求之,終不能得。宋洵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消失在石頭裏。
岩石中住人的例子還有一個。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長安慈恩寺僧人廣升和友人日本來唐僧人金剛三昧到峨眉山旅行。金剛三昧,大名鼎鼎:“國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經,西域敬之。成式見倭國僧金剛三昧,言嘗至中天,寺中多畫玄奘屩及匙筋,以彩雲乘之。蓋西域所無者,每至齋日輒膜拜焉。”在中唐時,他也曾到天竺取經,並發現玄奘被頂禮膜拜於當地寺院。可以說這是一則很有價值的史料。
這一天,遊峨眉的除廣升、金剛三昧外,還有幾位當地陪同的朋友。他們僱了一名採藥的山民做嚮導。上到峨眉南頂時,小徑越發狹窄,走着走着,出現意外:揹着採藥箱的山民墜入一條石縫。情急之下,廣升伸手去拉,但還是沒拽住。大家湊上前,觀望那石縫,發現特別細,“若隨笈而開也”。也就是說,像隨着山民的墜入而裂開。金剛三昧建議大家把衣服解下來,系在一起,又連接了藤蔓,扔進縫隙,這才把山民拉上來。但他剛出來,縫隙就閉合上了。廣升和大夥問怎麼回事,山民笑道:“我常年在這裏砍柴採藥,有道士住在這隙內,經常託我研磨草藥。剛纔又召喚我,故而入內。”
《酉陽雜俎》記載的“戴察故事”同樣蹊蹺:
臨川郡南城縣令戴察,初買宅於館娃坊。暇日,與弟閒坐廳中,忽聽婦人聚笑聲,或近或遠,察頗異之。笑聲漸近,忽見婦人數十,散在廳前,倏忽不見,如是累日,察不知所爲。廳階前枯梨樹,大合抱,意其不祥,因伐之,根下有石露如塊,掘之圍闊,勢如鏊形,乃火上沃醯,鑿深五六尺不透,忽見婦人繞坑抵掌大笑。有頃,共牽察入坑,投於石上,一家驚懼之際,婦人復還,大笑,察亦隨出。察纔出,又失其弟,家人慟哭,察獨不哭,曰:“他亦甚快活,何用哭也。”察至死不肯言其情狀。
戴察,史上確有其人,《全唐詩》中收入其詩一首《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此故事,是他於江西做縣令時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