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酉陽雜俎》裏的衆多故事給了吳承恩靈感。孫悟空的名字即直接取自本條故事。當然,這裏的悟空還不是一隻猴子。
吳承恩迷戀《酉陽雜俎》,在他寫的《禹鼎志序》中有所說明:“餘幼年即好奇聞,在童子社學時,每偷市野言稗史,懼爲父師訶奪,私求隱處讀之。比長好益甚,聞益奇。迨於既壯,旁求曲致,幾貯滿胸中矣。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段成式)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懶未暇也……”
再隨便看一條,不用多說,必似曾相識:
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喜歡求仙問道的蘇湛,遊蕩於河北內邱蓬鵲山,但並未發現得道之士的蹤跡。一天黃昏,他正在山中行進,發現遠處峯巖上似有光芒閃爍,於是大喜,以爲那裏必是仙境。但考慮糧食將盡,體力也差不多透支,只好暫時返家。
蘇湛對妻兒說:“前兩天,我在蓬鵲山旅行,此山爲古時名醫扁鵲的封地,我早就料到會在山中有奇遇。果然,在一處峯巖上,發現有光芒如鏡,那裏必有得道異人,明天我將再向此山行,若那裏真是仙境,恐怕就不再回來了,現在與你們訣別。”
妻兒聽後哭泣不已,想阻止他這種瘋狂的行爲,但沒成功。轉天,蘇湛帶上糧食,背了個包就上路了。
妻子是個明白人,聞此山中有怪,屢次害人,此番丈夫莫不是被妖魅迷惑?於是帶着孩子、僕人悄悄跟隨。進山數十里後,蘇湛遙望那處峯巖,白光閃爍依舊,直徑大約有一丈,圓整明亮。
蘇湛一路山行,終於接近了那處閃爍着百光的峯巖,剛走到跟前,就大叫了一聲。他的妻兒和僕人聞聲後,跑過去營救,此時蘇湛的身體已像蠶繭一般了。與此同時,兩隻鐵鍋大小的黑蜘蛛顯身岩石上,所織之網大如篷帳,蘇湛的妻兒、僕人全被罩在裏面。一名僕人揮刀割那蛛網,最後帶人破網而出。但是,那兩隻巨大的蜘蛛已不見蹤影。至於蘇湛,早已腦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