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廓是晚唐人,出身隴西世家,宰相李程之子,詩人賈島摯友,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考中進士。
此前,李廓多次落榜,又多次復讀,每年奔走於趕考的路上。有人說了,考進士那麼難?當然難。按唐時慣例,每年在全國範圍內只錄取二三十人,其上榜比率就可想而知了。很多人,考中進士時都已經滿頭白髮。比如詩人顧況之子顧非熊,段成式的好友。此人在當時非常有名,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爲詩歌。雖然他的詩寫得確實不錯,隨手摘錄幾首:
《閭門書感》:“鳧鷖踏波舞,樹色接橫塘。遠近蘼蕪綠,吳宮總夕陽。”
《桃巖懷賈島》:“路向姚巖寺,多行洞壑間。鶴聲連塢靜,溪色帶村閒。疏葉秋前渚,斜陽雨外山。憐君不得見,詩思最相關。”
《題馬儒乂石門山居》:“尋君石門隱,山近漸無青。鹿跡入柴戶,樹身穿草亭。雲低收藥徑,苔惹取泉瓶。此地客難到,夜琴誰共聽!”
《天津橋晚望》:“晴登洛橋望,寒色古槐稀。流水東不息,翠華西未歸。雲收中嶽近,鍾出後宮微。回首禁門路,羣鴉度落暉。”
《送馬戴入山》:“古木亂重重,何人識去蹤。斜陽收萬壑,圓月上三峯。雲裏泉縈石,窗間鳥下松。唯應採藥客,時與此相逢。”
顧非熊曾當面對來訪的段成式說,他上輩子就已是顧況的兒子了,但不到二十歲就死了,因念及父情,魂遊幽冥,感動冥界,於是這輩子又成爲顧況之子,所謂:“成式嘗訪之,涕泣爲成式言”。
顧非熊之所以出名,是因爲考進士:連續三十年,都名落孫山。在他的詩歌中,有很多表現落榜後鬱悶心情的,如《會中賦得新年》:“萬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暗生無限事,潛老幾多人。歸路舊侶盡,故鄉回雁新。那堪獨惆悵,猶是白衣身。”《下第後寄高山人》:“我家堂屋前,仰視大茅巔。潭靜鳥聲異,地寒松色鮮。人眠甕牖月,鹿飲竹門泉。多愧鄰高隱,無成又一年。”
唐穆宗長慶年間,顧非熊再次落榜,這件事終於讓平時很少幹正事的穆宗皇帝發了怒,責問考試部門:人家非熊同學連續考了三十年,人生有幾個三十年?你們也太過分了吧?皇帝命令主管考試的大臣好好反思,最後重新張榜。有了皇帝的關照,顧非熊終於考中進士啦。這時他已五六十歲了。當時,有人感慨地作詩如下贈非熊:“愚爲童稚時,已解念君詩!及得高科晚,須逢聖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