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想象,令周皓動情的,大概已不再是那件事的誰是誰非,而是歲月光陰本身帶來的傷感。是啊,此時“安史之亂”初定,帝國一片淒涼,百廢待興,玄宗和高力士,都已化作了塵埃。
總覺得唐朝遙遠,發生的事必帶古意。其實未必。一如周皓這段故事。這是輕狂少年時真切的經歷,跟現在的很多事沒什麼區別。故事中,高力士雖沒出場,但一句“有少年紫裘,騎從數十”,又一句“有司追捉急切”,便叫人想象到他在當年的得寵。
高力士雖然得寵,在周皓的事件上也表現得盛氣凌人,但並非一個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反面人物”。
力士本廣東人,武則天時入宮。武后末年,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恢復李唐江山,中宗即位。此期間,有曠達之風的力士,認識了英姿颯爽的臨淄王李隆基。後來,中宗皇帝被其妻韋后、其女安樂公主所弒,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二婦,力士參與其中,爲智囊。李隆基即位後,高力士又參與策劃誅殺太平公主之役。
高力士雖爲宦官,但身材高大威猛,善騎射,爲人正直,持重謹慎,有運籌之才,在處理日常政事上,是一把好手,很多工作,玄宗都交給他去幹。力士雖奉命翻看大臣奏章,但從不對政治進行干預。
幾十年來,高力士一直追隨玄宗,兩個男人之間有着深厚的感情。
“安史之亂”後,高力士陪玄宗重返長安。這時候,朝政已經被宦官李輔國把持。此時,作爲太上皇的玄宗,身邊再沒其他大臣了,只有忠心耿耿的高力士每日伴隨。有一次,李輔國帶着手持刀槍的士兵入宮檢查,看到輔國後,“太上皇驚,欲墜馬數四,賴左右扶持乃上”。也就是說,嚇得玄宗有三四次要從馬上掉下來。多虧高力士躍馬上前,大聲喝道:“太上皇乃五十年太平天子,李輔國!汝舊臣,不宜無禮,李輔國下馬!”李輔國這纔不由自主地收斂氣焰。後來,玄宗流着淚握住高力士的手:“如果不是你,我恐怕已成死鬼!”
但很快,李輔國就將高力士與玄宗隔離了。
沒過多久,又將高力士流放到遙遠的南方。臨行前,力士請求最後見玄宗一面:“巨當死已久,天子哀憐至今日,願一見陛下顏色,死不恨!”輔國不許。力士痛哭出京。後代宗即位,大赦天下,力士北還,至湖南常德,接到玄宗去世的消息,七十八歲的高力士眼淚哭幹,吐血不止,絕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