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書作者屠格涅夫,在我國的知識分子中,差不多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對於現時的青少年朋友,他可能有點陌生,所以在此加以簡單的介紹。
屠格涅夫的全名是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年生,1883年去世,是19世紀俄國文壇上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出身於貴族地主家庭,母親是個殘暴的農奴主,任性專橫,肆無忌憚地虐待農奴,使他從小就對農奴制產生厭惡,後來受到反農奴制的進步知識分子的影響,決心不向農奴制妥協。
他的作品,有着對農奴制度真實的描寫:一方面反映出了農奴們的悲慘命運,另一方面無情地展示出了農奴主們的虛僞、殘忍和淺薄。他甚至在《木木》中不惜以自己的母親作爲原型而塑造出了一個殘暴的女農奴主典型,表示他與農奴制誓不兩立的態度。
他後來長期居留國外,與他的這一態度不無關係,他曾經說過:“我不能和我所憎惡的人,在同一空氣中生存一刻。我們的敵人,有一定的形體,一定的名字,那就是農奴制度。”
屠格涅夫的作品形式精緻,語言精練,形象生動感人,他塑造出來的典型,給人印象很深,比如羅亭,成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代名詞;比如英沙羅夫、巴扎羅夫成了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愛國志士……他特別善於塑造俄羅斯的少婦少女的形象,她們溫柔多情,對愛情忠貞不貳,而且富有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如《前夜》中的葉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