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蘇若曦推着父親走出後廚,把父親一直推到門前,然後再去打開餐館的大門。
蘇記的大門一共有兩道,臨街的門是那種很古樸,一塊一塊木板相互扣押,彷彿古裝電視劇裏的那種鋪面的門。
把臨街木板一塊塊去掉後,門臉內實際上還有一道門。
這裏面的一道門,實際上纔算是蘇記的門臉,兩扇有些年頭的紅漆小門,門頭上掛着一塊老匾。
老匾上自右到左兩個金漆都已褪去的字“蘇記”,左邊緊挨“記”字下半部還有兩個小字“食味”。
這便是蘇記的老匾,是蘇家的祖上一直傳承下來。
從祖上開始幹餐館以來,蘇記輾轉換過不少地方,門臉和店面也都更換過,唯有這塊老匾,始終高懸在蘇記門頭上,象徵着蘇記的傳承。
雖說蘇記有兩代掌勺人蔘與過國宴,但真正讓蘇記聲名鵲起的,是蘇若曦的爺爺。
蘇若曦爺爺不單單是參與過國宴,更是憑藉幾手自創和改進的菜品,成爲當年國內廚師中真正大師級存在。
爺爺壯年時,蘇記這淮城老街上的小小餐館,一度成爲全國廚師嚮往求學的聖地,全國各地不少名廚都曾登門拜訪,更有不少年輕廚師來拜師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