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霧原秋、佐藤千歲和黑木健介聊了許久,互相之間都有感興趣的問題。
佐藤千歲比較關心外市未曾落網的行兇者、警方對行兇者的屍檢報告、行兇者活動的規律,反正就是拐彎抹角想套點免費情報出來。
黑木健介則還是對行兇者本身比較感興趣,詳細詢問了霧原秋與其交戰的具體感受,似乎有加強手下格鬥能力,特招一批警員的打算——札幌這一連串兇案讓北海道道警損失慘重,現在案子基本結了,也該到了痛定思痛的時間。
他這麼打算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警界有個廣爲流傳的說法叫“21英尺法則”,也就是在突然遭遇的情況下,在約6.3米的距離內,刀的威脅性要勝過大多數槍械——“法則”只是說起來好聽,多半是以訛傳訛,其並不是真理,因爲它不是絕對的,具體還要看雙方訓練水平、反應速度,還有現場事態以及遭遇時的情況,是面對面還是背後偷襲,這些都會帶來巨大差別,並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根據最近發生的一連串事件,黑木健介已經很清楚了,在地形複雜的居民區,在空間相對狹小的建築物內,面對一個身體素質遠超常人,行動速度快、彈跳力好、力量大、出手還極爲兇殘歹毒的犯人,這“法則”有效,槍械的作用明顯受到很大束縛,帶來了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甚至就是特意選拔出來的機動隊(特警隊)成員,在這次事件中也不是沒有傷亡,更不要提交番的普通巡警、刑事部的機動搜查隊(刑事巡邏隊)了,這些人打擊一下普通犯罪問題不大,但真說進行面對面兇狠搏殺,零點幾秒內就見血甚至分生死,實在也有點太難爲他們,人多都沒什麼用。
倒是霧原秋的戰績給黑木健介帶來了一定的靈感,一個經受過嚴苛身體錘鍊,同樣身體素質遠超常人,還精通近身搏擊的格鬥高手,兩兩行動,快速又簡潔,對搜捕這些兇殘的行兇者肯定幫助巨大,至少可以提高數倍的安全性——要不是霧原秋法定年齡還太小,遠水解不了近渴,說不定黑木健介都打算特招他了,想辦法說服上級,給他一個“準職業組”的名額,把他也弄進警察隊伍。
這還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札幌是沒事了,但案件原因沒找到,誰知道以後有沒有事?
萬一最糟糕的情況真發生了,能少死兩個人比什麼都強。
霧原秋倒也配合,以一名“格鬥專家”的身份——在黑木健介眼中,他一週擊斃了三名行兇者還能活蹦亂跳,看起來屁事沒有,真的專家的不能再專家了——以及在佐藤千歲這病貓吸着奶茶,眯着眼兒似笑非笑的表情中,很是發表了一番“高見”,以親身經歷肯定了黑木的想法,確認了普通人面對那些行兇者幾乎沒有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