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初四隊的人確實反對過,覺得太貴,卻沒有說別的。
所以,那個劉春來沒法去弄股份制。
早晚是歸屬集體財產,他也不想佔這點便宜。
傢俱廠,從頭到位,都是他折騰起來的,自然不會拱手讓人。
要不然,他也不會提出給張昌貴股權。
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返城,卻沒有足夠的崗位安排,加上國家戰略重心向經濟基礎建設轉移,計劃訂單大幅度減少,大量企業開始失去訂單。
特別是一些三產單位,失去了國家訂單後,工資都發不起來。
80年,中國股份制改革先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創始人厲以寧教授前後兩次在中央召開的“勞動就業座談會”上提出,大家集資辦股份制企業、或是允許企業發行股票獲得擴大規模需要的資金,以此解決就業問題。
體改委同樣提出進一步開放集體企業跟國營企業,允許職工入股分紅。
從那之後,股份制的概念,開始在全國城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