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實魏王今日直接來找太和帝說這些,並不明智。
所謂天家無父子,並不是說說而已,父疑子,子疑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通過晉王之事就能看出太和帝對親兒子們的態度,與其說是父子,不如說更像君臣。
可之前也說了,連馮喜都低估了魏王和太和帝的相處模式,這種模式其實並不是魏王所爲,恰恰是紀昜的意見。
當初回京的第一日見到太和帝后,紀昜就與魏王說,你這麼跟他相處不成,你應該怎麼怎麼做。
實際上紀昜教的沒錯,兒子對父親就應該是有什麼就說什麼,雖然被魏王執行時打了些折,但也讓太和帝宛如重回到魏王幼年時期,那個兒子還跟父皇很親密無間的時候。
“那次有人在慈寧宮動手腳,兒子就猜疑上了。當日兒子把王妃託付於太后,就是斷定後宮無人敢在慈寧宮下手,誰知卻被狠狠地打臉。但這恰恰也透露出一種訊息,動手之人乃狂悖之輩,不然何至於膽大包天,還敢明着栽贓陷害給常明惠?
“明知常明惠乃太后逆鱗,還敢如此動手,說明她從沒有把太后放進眼裏,她也並不在意事發後,太后會不會震怒,會不會查到自己身上,顯然這不是後宮嬪妃所爲。既然不是後宮嬪妃,他們幾人不借用後宮嬪妃之手,不可能把手伸到慈寧宮,所以……”
所以魏王猜到局外人的身上。
當然這是太和帝順着話想的,他還在想,既然是局外人,又能如此輕易在太后宮裏動手,必然是經常出入慈寧宮,並對慈寧宮十分了解纔是。
那麼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