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世軍事史學家評價黎攻金陵一戰,皆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火炮集羣射擊的攻擊模式極大地消耗了南吳各個作戰集團的有生力量和戰鬥意志,不僅迅速佔領了金陵,也使得大黎攻下整個南吳過境的進程被極大縮短。
文明十八年三月底到六月上旬,不到兩個半月的時間,橫跨整個梅雨時節,黎國以不到二十萬的兵力完成了對南吳全境的有效控制。
對比隋滅陳一戰的五十萬人用了四個月,足見大黎效率。
野史記載,就在黎國湛盧部龍將軍攻入南吳皇宮的時候,長江上曾經有連起綿綿數十里火海,時人以爲,水上起火是南吳借鬼兵欲要反攻黎國,可惜已經回天乏術。
歷史學家赫連豆在一次講座時說起這件野史趣聞,笑着說:“當時的人只想神鬼的可能,如果是發生在十幾年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他們大概率會以爲是船上燃油泄漏,這件事也不會成爲什麼傳說。”
“赫連老師請問您有沒有想過那天爲什麼會在水上有綿延十里的大火呢?”
“可能當時的諜報組織在銷燬證據又或者斬草除根。”她說出了自己的猜測,“畢竟魚腸和承影兩個部門是我國第一次見諸於正史的成建制的諜報和特戰軍隊,傳說當時的南吳也有相似的組織存在,可能在歷史的角落裏發生了一場激烈的交戰,那場在江面上的火焰,就是一點藏在野史中的憑證。”
“總之,不會是因爲愛情吧?”穿着黑色立領制服的女人一本正經地開了個小玩笑。
臺下有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