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小貓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衛繁沒有糾正網大和網劇的區別,都清楚娛樂圈對網大的態度都是不屑一顧,他繼續講道:“然後是牛舟的新片之前也宣佈開拍了,就這兩個梯子。”
“合適嗎?”董德華問:“蹭一個網劇導演,不會把我們的影片的格調拉底嗎?另外牛舟的話是不是會影響不好。”
趙衛繁充分能夠明白董德華擔心什麼,所以解釋:“殺死比爾的導演是北影學生,在網上非常出名,所以這個梯子主要是爲了網絡的名氣,至於牛舟導演在八九十年代是拍攝了很多膾炙人口,並且藝術價值很高的電影,但他近年來影片一部比一部拉胯,光有知名度,沒什麼觀衆眼,況且他還是香江的導演,走的英皇這條線。”
殺死比爾走網絡人氣,牛舟走現實人氣,計劃很完美,最讓董德華滿意的是,殺比導演是新人,新人在娛樂圈有什麼發言權?而後的牛舟香江導演在內地也沒有什麼人脈,這就意味着好欺負。
之所以趙衛繁要講這件事,是要藉助天方傳媒的宣傳渠道,於是乎《青年電影報》的專訪安排上了,青年電影館和青年電影報沒什麼關係,但後者卻是電影家協會認定的娛樂圈十大優秀報刊,影響力還是非常有的。
於是乎,趙衛繁在接受專訪時,說出了這樣一段話:繁榮的初期,肯定是紛亂,像我們華夏正在成長爲世界第一票倉的道路,這也導致了很多作品參差不齊,而很多導演也沒有跟上時代,應當被淘汰。
記者搭話:趙導口中很多作品,以及沒跟上時代,有具體的例子嗎?
很明顯這是商量好的,《青年電影報》好歹也是正規報紙,正常來說,是不會直截了當問出“挑起紛爭”的話,慣例來說他們會問得更委婉些。
趙衛繁表示:比如之前的《殺死比爾》,據說是沒過審,然後變成了網大上映,我很好奇去看了看,唯一剩下的印象就是“粗劣”,哪怕我用粗製濫造來形容,也絲毫不誇張。我想這位導演拍出來的東西完全不考慮觀衆的愛好,就跟他第一部電影一致,他的存在真是拉低了電影圈的門檻。這位導演真應該多看一些好電影學學,如果實在不知道看什麼,我將會在我新片上映之時,邀請他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