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惜於夫羅遭遇這些事兒的時候,已經趕上了漢靈帝病入膏肓,漢庭內部很混亂,根本沒空搭理他,於夫羅只好常年在河東郡駐紮下來。
後來爲了供給這批南匈奴騎兵的軍需,河東郡本地財政越來越惡化,連鎖反應又崛起了白波賊郭泰。
只能說,漢末一堆的賊亂,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拆出來的,越拆越亂。
爲了鎮壓黑山賊,引出了張純;爲了鎮壓張純,引出了青州黃巾軍和南匈奴反羌渠勢力;爲了養羌渠的兒子於夫羅的人馬,又引出了白波賊……
說到底,核心就是一句話:朝廷徵兵不給錢!
這就形成了“誰還聽漢庭的話,願意幫助大漢平叛,誰就喫虧。要是反了,就不用承擔不拿錢白幫朝廷打其他叛軍的義務了”的惡性循環。
李素之所以對羌渠單于和於夫羅的經歷也這麼清楚,倒不是因爲他前世讀史時關心這種小角色——他前世看書,關心的其實是蔡邕的女兒蔡琰。
歷史上蔡琰是在蔡邕被董卓召回朝廷後不久,嫁給了河東郡的衛仲道。但衛仲道是個虛得不行的短命鬼,蔡琰嫁過去不久就暴斃了。而南匈奴左賢王於夫羅因爲復國無望常年滯留駐紮河東,這纔有了後來文姬被胡人帶走的歷史。
李素對這段歷史的細節瞭解,完全是因爲他對蔡文姬的興趣,才順帶讀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