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找到了辦法,此後二十天,李素當然是親臨一線,督導搶收敵麥的工作、宣傳誘使敵佔區百姓也提前藏糧製作碾轉。跟叛軍徵糧隊鬥智鬥勇,儘量少讓敵佔區百姓的糧食被叛軍收走。
其間辛苦和周折肯定是免不了的。最大的麻煩來源於兩個方面。
首先就是宣傳太慢,古代農民絕大多數不識字,你要宣傳怎麼造碾轉、怎麼讓百姓相信用砂鍋烘過的碾轉能儲藏兩個月,都得口口相傳、手把手教。
這就極大制約了信息病毒式擴散的速度,最誇張的時候甚至還得讓放回敵佔區當細作的流民們,背一麻袋碾轉成品回去,讓敵佔區百姓親口嘗一口,那才最直接,肯讓他們相信。
這又限制了細作的人選,得是在漁陽這邊有親戚掛念的人才能當細作,因爲沒牽掛的流民說不定揹着糧食就回家了根本不做事。
以至於爲了絕收對方几十萬石麥子,李素自己還先搭進去了好幾百石的免費試嘗品。後來發現效率太低,李素又調整了拉攏對象,讓細作們重點說服敵佔區村子裏有威望的鄉老、長者,讓這些人試喫,然後讓長者們幫忙宣傳朝廷的好意,纔算是以最小代價推行了下去。
宣傳問題解決之後,剩下的就是軍事騷擾——叛軍一開始都沒注意到這事兒,但十幾天後,隨着時間進入八月初,距離正常的幽州麥收割季節越來越近,敵人也反應過來了。
然後,李素這邊的騎兵要越境偷偷割對面右北平的麥子,難度就大了很多。
這時候,李素不得不把劉備請來,讓他增加點軍事壓力。
小規模搶糧衝突中,雙方還各有死傷,但劉備和關羽顯然是佔了絕對上風——這種百十人的巡邏隊級別衝突,簡直誰撞上了關羽誰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