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劉虞府上領受了任務後,回來的路上,李素一直在馬背上揣摩自己領導的水平。
也正是到了今天,劉虞跟他推心置腹說了那麼多話,李素才徹底理解了劉虞爲什麼要表面簡樸、但暗中卻實則很有錢、也會買官。
原本在《後漢書》上看到的“劉虞表面素以清廉著稱、靈帝特許他上任都免納修宮錢”,但被公孫瓚殺害後公孫瓚抄他家,卻發現“虞姬妾多飾珠玉、服飾華美異常”等等種種矛盾現象,也終於有了一個解釋。
他裝作儉樸,不是因爲自己虛僞,而是大漢朝的外交工作需要他保持這麼一個形象。
只有劉虞儉樸了,那些從劉虞那兒拿到“賞賜”的胡人酋長才會分外珍惜,纔會相信“劉虞其實沒什麼錢,他給我的賞賜是特例,是需要保密的法外開恩,其他人他是不給的”。
如此一來,每個胡酋拿到錢後都以爲自己是特例,是得到了額外禮遇,他們纔不會覺得漢朝的錢好拿、漢朝軟弱可欺。
還是那句話,“歲幣”也好“買官錢”也好,做這種行爲帶來的最大損失,並不是錢本身,而是花了錢還要敗壞名聲。如果有本事只花錢而不擔負花了錢的惡名,那麼花錢本身其實是挺無所謂的。
就好比古巴導彈危機,25年後那些絕密外交檔案解密了,人們發現其實甘乃迪在古巴導彈危機時撤走的導彈規模比赫玉米多出一倍!
但爲什麼世人都認爲赫玉米是失敗認慫的那一方呢?就因爲赫玉米是承諾先撤的那一方,他在美蘇危機化解後沒多久就把古巴的導彈撤了,所以他丟了臉。
而甘乃迪是在古巴危機解除後,過了半年多,風聲也平息了,才悄咪咪把意呆利和土其的彈道導彈撤了,所以國際輿論沒把這種撤退跟當初危機時的“認慫”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