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些損失並不會對漢軍有什麼傷筋動骨,因爲填河的本來就不是精兵,而是劉備從饑民中臨時賞賜錢糧徵募來的。
這倒不是說劉備假仁假義,而是攻城作業的兵本來就不需要多大的專業素質,在弓弩面前也是衆生平等。
在死傷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李素讓他優先選40歲以上、勉強還體力不錯的中老年饑民充軍,也算是儘量保護青壯了。
因爲只有李素知道,未來的戰亂起碼要持續十幾年。所以劉備眼下募集的兵馬當中,那些註定要作爲嫡系使用的士兵兵源一定要年輕。
同時代其他的軍閥普遍還在覺得30歲乃至35歲的兵源綜合素質最好、可以儘快上手。但李素則多次勸諫劉備儘量招20歲左右的士兵用心培養,劉備本着“年輕力壯的人預期壽命還很長”,也樂於如此。
漢軍這般不瘟不火地退兵,果然讓城頭的守軍都覺得有點奇怪。
尤其是當天晚上,當他們聽說了城東門難樓防守、關羽主攻的戰場,戰況比這裏激烈得多時,很多人就內心起疑了。
第二天一早,難樓就帶着數百精壯親衛來到北門防區,找到了閻柔。
“閻軍師,聽說昨日城下射來書信,可否給我一觀?”
閻柔心中一驚:“單于何出此言?這……罷了,你既知道書信存在,我解釋也是無益——我本想立刻燒掉看都不看,但士兵們當時已經呈給我了,我也是悔之無及!知道看了之後再燒,定然無法取信於單于,說不定反而顯得我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