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攤到每個修河士兵身上,就是人均每年四十隻雞,兩百漢斤蠶蛹,差不多十天能喫一隻雞,每天再有半漢斤蠶蛹加餐。要是省着點喫,還能把加徵的雞肉都醃臘風乾充作軍糧,供明年北伐之用。
除了軍糧方面的後勤保障非常得力外,關羽軍修河的工具也很齊備,精良的鐵器工具供應非常充分,鏟子鐵鍬足量供應,只有錘子這種不要求刃口的工具可以用石頭或者其他重物製造,不一定要精鐵。
劉備聽了李素的建議,把成都府庫裏的鐵器工械全部敞開發放,因爲他也聽說了李素今年會在僰道和自貢大規模建立泥炭與火氣井鍊鐵的工坊,數年之內,就能把蜀地的鋼鐵產量提升數倍,所以現有的鐵器存量就沒什麼好吝惜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而比鐵器更加提升效率的,就是火藥在工程中的進一步大規模應用了。
李素在開工之前也仔細勘探過南安縣這邊樂山的山勢,只要要把樂山在大渡河口南岸的山嘴削出一個導流轉角,最大的麻煩不是路程長,而是山太高。
如果按照傳統施工,從山頂上慢慢開挖石頭往下走,那就太虧太耗力了。因爲山體的上半部分其實沒必要全部打碎再運走,完全是浪費。
最好的辦法是給山開鑿一點裂縫,然後打上炮眼埋藥炸裂,讓大塊大塊的山體直接塌落下來。
說外行都聽得懂的人話,就是儘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人造山崩。
後世見過採石場塌方的人都知道,山體峭壁底下某處挖進去幾米深炸開裂縫,上面的山體自己就會承受不住結構重量,被本身的自重壓垮的。如果不學會利用山體自重,那李素上輩子的物理課不是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