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修抵達的時機不錯,因爲當時羅馬人已經先勝後敗、被帕提亞人打回去了。
兩年前、羅馬人第一波來勢洶洶出兵的時候,一度是殺入過波斯高原的。
但卡拉卡拉皇帝被禁衛軍刺殺、羅馬內部分裂爆發平叛內戰後,在前線督軍的僭位僞帝馬克裏努斯(他在卡拉卡拉死前,是卡拉卡拉的禁衛軍統領),因爲軍心渙散,就被帕提亞人反推擊潰,不得不簽訂求和條約敗退。
從那時起,帕提亞人就進入了反攻階段,帕提亞王阿爾達班五世不僅光復了波斯高原全境,還反推回了兩河流域,甚至差點兒光復十幾年前淪陷的故都泰西封(巴格達)
這一點要是真實現了,那估計就能成帕提亞版的《出師表》了,“獎率三軍、西征兩河、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安息,還於舊都”。
不過,帕提亞人的反攻也就到此爲止了,他們並沒有最終奪回泰西封。因爲當他們打過去的時候,已經是218年下半年了,羅馬人的內戰也分出勝負了。
弒君篡位的馬克裏努斯只做了一年不到的僞帝,就被有卡拉卡拉血統傳承的正牌羅馬皇帝埃拉伽巴路斯手下的將領平叛殺了。
當然,埃拉伽巴路斯當皇帝時也才14歲,是個小孩子。他也不是先帝卡拉卡拉的兒子,只是他外甥。卡拉卡拉沒有留下兒子。
埃拉伽巴路斯能上位,關鍵是靠羅馬在敘利亞的駐軍總督支持擁立他,他實際上目前還是敘利亞總督的傀儡。
上述的羅馬內戰,甚至可以說都沒有牽扯到羅馬國內,只是“事實上的敘利亞總督和伊拉克總督互掐,各自自立或者擁立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