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說好的日夜兼程呢? (第6/11頁)
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剛好遇上主考官是以務實聞名的馮大人,他看見陸時寒那篇策論不說驚爲天人,卻也欣賞不已,便力排衆議給了他第九的好名次。
馮大人私以爲這個年紀輕輕便又獨特政見的考生排前三也使得,畢竟朝廷取士是希望有更多的能臣幹吏造福百姓,又不是選才子來寫詩,策論纔是最重要的。不過都是爲朝廷辦事,也不能一點不給同僚面子,就定下了第九的名次,這樣其他考官面上好看,而會試的前十名在殿試都有資格被聖上親自閱卷,這位考生只要保持會試的水準,聖上定不會埋沒人才。
後來陸時寒果然被當今欽點爲狀元郎,當日力排衆議的馮大人欣慰自己沒看走眼的同時,在外也成就了一番千里馬和伯樂的美談,
當然那些都是題外話了。
陸時寒詩才一般不只是考官的評價,他自己心裏也有數,是以從未想過要出一本詩詞集。
其實就算他精通詩賦,也不可能在未及弱冠的年紀出書立著,那未免太過狂妄自大,多少比他更爲博古通今、才華橫溢的前輩,也不敢在二三十的年紀輕易出書,一般都要打磨到四五十、自認可以當得起這份殊榮之時才肯出書立著。
而那些前輩出書往往還要自己備好印書等一應花費,書商都是精明之人,但凡能夠寫書大賣的才子名士,他們早就捧着古籍孤本前去遊說了,主動找上門的大半都不會重視,只叫人自備銀兩,印得多費用也高,雖然在他們那處印書,也能免費放到書商名下的書鋪寄賣,但那樣一本兩本的售賣,能夠將印書的本錢賺回來便是幸事,大部分前輩出書都是爲了附庸風雅、能夠贈以親友或子孫晚輩,指望靠出書賺錢怕是癡想妄想。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顏芝儀真心實意指望他出書賺夠在京城買房的錢,陸時寒簡直壓力山大。
可他也知道,儀兒會給出這種建議是因爲她對他深信不疑,始終認爲他是最有才華的人,堅信他的作品將毋庸置疑受到世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