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歸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海棠和寧妃皇帝下了禁足令, 各自關在寢宮之內。只因爲無爲道長一句話,皇帝就處置一個貴妃一個妃,還都是育有子嗣的, 皇帝還沒這麼薄情寡恩或者說糊塗到聽風就是雨的地步。
對於無爲道長說得怨氣致瘡,皇帝並不十分相信, 太扯了。皇帝更懷疑是有人暗中搗鬼,於是他命人徹查正陽宮、景仁宮以及承乾宮, 希望找到蛛絲馬跡。
同時皇帝勒令太醫想辦法治瘡。一衆太醫頭禿,不是他們不想治,治好了還能立功呢。而是實在不知道這瘡因何而起,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連個方向都沒有完全無處下手。私心裏, 太醫們巴不得是鬼瘡, 怨氣使然,自然就人力所不能及。皇帝也就不會遷怒他們。
無爲道長微不可見地彎了下嘴角, 他就是看太醫們無能爲力纔敢這麼說,到時候好不好他都有說法, 神鬼一道本就懸乎, 忽悠皇帝他駕輕就熟。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什麼都不摻和, 可不摻和, 他哪有今天的地位。別人越是束手無策, 他越要應對有方,方能顯出自己的本事來,才能讓皇帝將他奉爲上賓,利益和回報從來都是對等的。
鬼瘡一說不脛而走。
姜歸當然也知道了,這發展比她設想中還順利,多虧了無爲道長這個意外之喜。在她的計劃裏可沒這牛鼻子老道士的戲份, 這老道士乍看仙風道骨,實則趨炎附勢的小人,現階段的她是難以收買這位國師的。
在她原來的設想中,只要皇帝姜海棠以及寧妃的情形傳開,自然有人聯想到鬼瘡上去,民間的確有鬼瘡這一說。當然,都是以訛傳訛的傳說而已,皇帝他們臉上的瘡是她趁機給這三個人下了藥所致。
滿皇宮這麼多人,肯定有人知道鬼瘡的傳說,沒人知道,她就讓他們知道。屆時諸位嬪妃怎麼可能放過這個剷除姜海棠和寧妃的天賜良機,定會往紫蘇怨氣難消這一點上引導。
皇帝他們臉上的瘡會越來越嚴重,潰爛化膿,奇癢難耐,生不如死,皇帝再是不捨得姜海棠和寧妃,也不可能越過自己的安危。待皇帝忍無可忍無計可施時,自然會嘗試消怨氣這一不是辦法的辦法。
任姜海棠和寧妃護身符再多再是巧舌如簧,面對急於自保的皇帝,全都是虛的,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