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姜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維楨解釋:“拿來作算術也好、記賬也罷,速度比小篆快了不知道多少。秦央他們那批工匠已經開始先行使用了,工匠們都說再做計算時,要方便太多呢。這些可放在數學課上配合着算盤教。”
呂不韋頓了頓。
先秦時代的人自然不明白什麼是數字,也不懂趙維楨口中的“算盤”是什麼——這可是東漢時期纔出現記載的計算工具。
但從邯鄲起,趙維楨就沒少搗鼓新鮮玩意,拿出來後還一個比一個有用,呂不韋早就見怪不怪了。
“維楨說語文,是指言語、文字,不韋懂得。那這數學又指什麼?”呂不韋問:“可是算術之學?”
趙維楨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算術、圖形以及曆法等等,但凡與一二三四五相關的都在內。”趙維楨說着,又示意呂不韋往那一摞書本方向看:“不止是語文和數學,還有自然科學、道德健康,以及音樂美術和體育舞蹈。”
呂不韋:“……”
看向那一摞厚厚的書籍,呂不韋委婉道:“咸陽學堂,開的是蒙學吧?”
趙維楨一挑眉:“蒙學要上六年呢,君子六藝嘛,一個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