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家人原本還沒意識到這些,他們是想着自家都成了官宦人家,雖說還是氣王香芹有好處只向着夫家,實際上卻也已經看開了。到了鄰縣後,也是半訴苦的說了這個事兒。
當時,王舉人就懵了,差點兒沒捶胸頓足:“你們知道咱們家損失的是什麼嗎?我都不知道該說你們會教女兒還是不會教女兒了。貢豬啊,光這麼個牌匾就價值連城了,只要招牌還在,就算自家不養豬,完全可以多買幾個莊子專門用來養豬。養豬怎麼就丟人了?民以食爲天,經商才叫丟人,種莊稼養牲口,那都是正經行當。”
這位王舉人本就是出身貧寒的,他是屬於典型的農家子出身,全家出錢出力拼命供出來的。偏生這人讀書的天賦也有限,前頭一路考上秀才倒是很順利,卻在鄉試上卡了殼。好在,最終他還是通過了鄉試,成了舉人老爺。可當時他已經不年輕了,四十好幾了。幸好,當了舉人後能給人掛田,親近的自然是不能收錢,可一般關係遠的卻是無所謂了,按親疏遠近收了些錢,自家人就能過得很好了。
再之後,他就謀了縣學裏的學官一職,因爲很清楚自己比不過那些真正能讀書的天之驕子,他除了平常認真教學外,又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導後輩上頭。
要知道,掛田也好,當學官收孝敬也罷,這些全都是建立在他這個舉人身份上頭的。換言之,眼下整個王家全都是靠他一人在撐着,哪天他要是倒下了,雖說積攢下來的田產金銀還在,家族卻無論如何也回不到過去的興旺了。偏生,他的後輩裏頭,包括他的親生兒子在內,皆沒有太好的讀書天賦。考秀才倒是絕對沒問題,可窮酸秀才又有什麼用?鄉下地頭的人倒是稀罕秀才,擱在縣城裏,每年起碼出幾十位秀才,除了本人見官無需跪拜、本人不用服徭役外,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可要是自家能出個貢豬牌匾就不同了,試想想,平常老百姓家裏若是能有一門家傳手藝,子孫後代就能過得很好了。
這貢豬還是專門替貴人們養的,整個家族在當地的地位就截然不同了。
王舉人連連搖頭,眼下說這個已經太晚了,這要是能早幾年聯繫上,直接就不用讓王香芹嫁人,招贅也無妨,實在不行讓她教自家子侄也可以,咋都要將人留在王家,哪有將金娃娃白送給別人家的道理?
“唉,你們把女兒養得這麼有本事,幹嘛還把她嫁出去呢?招個上門女婿不成嗎?算了算了,別提了。”
託王舉人的福,本來已經看開了的王大嫂他們再一次陷入了心痛到無法自拔的地步。原來,他們錯過了那麼多呢?不是僅僅是一門養豬手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