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怡成可沒有廖煥之和蔣瑾那麼樂觀,江南糧荒早在幾月前就有預兆,這也是朱怡成拿下寧波後拉攏寧波各商家,並着手從四處大批購糧的主要原因。
後世有句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糧荒時期,寧波擁有大量的糧食,這既能確保對寧波的統治,同時也能依靠這些糧食拉攏民心積蓄力量。另外,江南糧荒爆發,勢必會拖累清軍對義軍各部的圍剿,可不管怎麼說,滿清所佔據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江南一地的糧荒僅僅只能給清廷造成麻煩而已,卻無法在基礎上打倒清廷。
在朱怡成看來,康熙作爲中國歷史上數得上的名君,這些問題應該能妥善解決,只不過是時間。不過朱怡成卻不知道,康熙的確看到了問題,也在加緊處置,爲保證江南剿匪前線的順利甚至從國庫中撥了大批款項,同時也從各地緊急調糧以緩解江南局勢。
可惜的是,康熙已經老了,他再也不是當初剛剛登位剷除鰲拜的少年,也不是打敗三藩平定天下的青年,更不是遠征大漠揚威於四海的中年,步入老年的康熙已經失去了之前的銳氣,更因爲各皇子的明爭暗鬥牽扯了大量精力,如今的康熙表面上被稱之爲仁君,但實際上怠政明顯,更因爲他的錯誤朝中向國庫借貸成風,導致國庫空虛,國力下降。
之前康熙爲江南下撥銀兩,同時從各地調集了糧草,花掉了好不容易從各官員手中討回來的銀子,時間不長,僅僅才2個月不到,那些還了銀兩的官員瞧見皇親國戚們並沒和他們一樣交還欠款,心中大爲不滿,見勢頭稍緩故態復萌又把手朝着國庫伸了過去,一來二去之下國庫中好不容易弄來的銀子又回到了這些人的手裏。
這些是後話,至於康熙什麼時候發現問題,又會怎麼做,朱怡成等人是不知道的。此時此刻,朱怡成還是着眼於當前,江南越亂,寧波一地也就越安穩,當部下詢問朱怡成是否可以借江南糧荒的機會大肆招募時,朱怡成仔細考慮了一下後搖了搖頭。
“時機還未成熟,眼下重要的是祝建才、袁奇二部絕不能被清廷剿滅,如現在就招募流民,開倉放糧,一來會替清廷減輕負擔,二來也不利於整局。”
“大都督說的極是!依微臣看來此時千萬不能鬆口,甚至不能鬆口還得悄悄給清廷加一把火。”不得不說文人就是主意多,廖煥之微笑點頭道:“時機未到,火侯未成,必得等江南大亂纔行。此時不如派些人過去,暗中聯絡義軍舊部,使其陣腳大亂,如能形成大勢,甚至動搖其根基更再好不過,所謂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也!”
廖煥之越說越是興奮,虧得他之前還是桐廬縣令,被稱爲父母官。看來真是屁股決定思維,不過他這番話也正中朱怡成下懷,當即朱怡成就允了此事,讓董大山去負責,同時由馬功成派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