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位近五十年的康熙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覺得有心無力,就算當年平定三藩的時候雖然兇險異常,可康熙依舊成竹在胸。而現在,整個大清國勢強大,本想區區民間反賊只要大軍一到必定平息,但此時離大阿哥去江南已過了好幾月,江南的局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惡化。
康熙可不是平庸的皇帝,他能在中國歷史上排到前三位,甚至在有清一朝被稱爲“聖祖名君”,康熙是非常有能力和才幹的,雖然如今有些年老,精神和進取已不如年輕時,可他的眼光和判斷力依舊還在。
其實康熙心裏很清楚,他更瞭解大阿哥的本事,自己這個長子雖然不是合適的繼承人,但從軍事角度來看,在他所有的兒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以大阿哥的能力,在江南領兵圍剿反賊應該不成問題,可現在卻步步艱難,其歸根結底的原因還在於錢糧。
一說到錢糧,康熙心中就窩着一團無名火,國庫空虛導致他許多事都沒辦法大力推行,之前爲了江南局勢他讓馬齊等人追討國庫欠銀,好不容易纔湊出一筆銀子來送去江南。可轉眼才過了多久?這國庫又空了,一想到這,康熙就恨的不行,這也是馬齊被革去戶部尚書一職的主要原由。
但康熙心中也明白,馬齊雖然是首席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但他對於國庫借款的現狀也沒太好辦法。從國庫裏借錢的不僅有普通官員,更有皇親國戚,就連自己的那些兒子們也沒少向國庫伸手。
爲了這事,康熙甚至讓太子出面負責追討欠銀,可這個太子倒好,不好好辦差反而當面糊弄自己,接手戶部沒幾天居然跑來和康熙說欠銀的官員們日子不好過,希望朝廷能夠多寬限些日子之類的話。這個太子難道就不知道這天下歸根結底是他的麼?居然說出這樣的混賬話來,作爲太子居然還想着拉攏人心做好人,簡直讓康熙太失望了。
其實,康熙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的做法和太子沒什麼區別。如今康熙對於自己在天下人眼中的“仁君”人設是非常看重的,作爲皇帝的康熙自己不嚴格下令追討欠銀,而且是把這事交給大臣和太子去做,讓別人去趟這個雷,無非還是要守住自己這個“仁”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