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不出所料,朱怡成見廖煥之如此態度點頭又道:“孤立了養廉銀,既是給官員們的恩賜,同樣也是督促!假如誰左手拿了孤的養廉銀,右手又朝百姓口袋裏伸手,一旦查出定嚴懲不怠!孤倒是要看看,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膽子,祖宗之法尤在,剝皮揎草勿謂言之不預也!”
朱怡成最後這幾句話雖然聲音不大,卻聽得廖煥之心驚肉跳。別看朱怡成年輕,但廖煥之很清楚這位爺果斷異常,是說到做到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從當初被袁奇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搖身一變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創出瞭如此基業。
廖煥之連忙稱是,並打定主意回去後就找下面人好好交代一番,要不然到時候真因爲一些阿堵物丟了腦袋,甚至被拉出去剝皮揎草就太不划算了。何況朱怡成並不像朱元璋那麼對官員如此摳門,不僅漲了官員俸祿還設置了養廉銀,普通知縣一年俸祿再加養廉銀足有一千多兩,相比之前的每年僅僅三十六兩俸祿來講,這些銀子足夠他們體體面面的過日子了,至於像廖煥之這樣級別的就更高了,其他的不說僅是養廉銀每年就高達近二萬兩之多,這筆錢以當前的購買力而言是名副其實的鉅款。
而且,拿下南京後,朱怡成還宣佈採取了火耗歸公的政策,這和清廷那邊已把火耗加到八分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除此之外,寧波那邊在試製鑄幣機,一旦等機器完成可以投入使用,以後明軍所控制區域一律將使用新鑄造的銀元和銅子,以替代如今不方面攜帶和計算的碎銀。
隨着這些政策的推行,廖煥之相信朱怡成的統治將越來越穩,如今的他早就不是當年只想着保全性命的小小知縣,在廖煥之心中,他已想了自己身後未來是否能青史留名了。
科舉完成,代表着大明已成江南正統,明軍的高級官員也已有勸進的言論,朱怡成雖然現在是以監國攝政,但畢竟還未正式登上皇位。之前由於南京未下,根基不穩,以監國身份進行過渡是正常的,但現在不僅拿下了南京城,更開了科舉,大明重興之氣象已蒸蒸日上,那麼勸進爲帝的說法自然而然地就佔了上風。
今天廖煥之前來一是向朱怡成彙報關於科舉之事,二也是要再一次進行勸進,勸朱怡成早登大位已安天下之心。對此,其實朱怡成也有過心理準備,眼下從局勢來看的確是再進一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