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李娟兒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悅,兩人說了會話,朱怡成還要繼續處理未完的事務,李娟兒叮囑幾句後起身離開,等李娟兒走後,朱怡成重新把王東那份軍報拿起又看了一遍,漸漸陷入沉思。
藍延珍的聯合艦隊覆滅後,清廷在南海已組織不起海上抵抗力量,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等明年開春就能拿下福建。
不過,拿下福建後,明軍會繼續向南推進,到那時候明軍的水師就將會以南海作爲主戰場。到時候,清廷的水師力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明軍的水師馳騁南海必然會和西方各國接觸,雖說現在的西方國家在東亞的力量還沒有達到高峰,除了老牌海上強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外,英國纔剛剛把觸角伸向遠東,再加上現在歐洲打成一團糟,各國忙於本土的事暫時顧及不了遠東,但是朱怡成心裏非常清楚,一旦拿下南中國,大明的水師必然要面臨新的對手。
從目前的水師來看,這支水師在遠東堪稱強大,也許很快就會由水師該而冠名爲“海軍”。不過有一點朱怡成非常清楚,明軍的戰艦相比西方海上強國的戰艦還有一定距離,先從戰艦的風帆來說,明軍無論是福船還是沙船或者廣船,這些戰艦使用的都是硬帆,硬帆船是中國帆船的特點,它的優點非常明顯,一是便於操作,升降帆用時少,只需幾個操縱人員就可駕駛,其二喫水淺,因爲龍骨和船體的構造使硬帆船的喫水並不深,可以直接由大海駛入水淺的內河。
但相比軟帆船,也就是西式帆船,硬帆船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第一是航速慢,第二是載重小,第三是由於喫水原因不適應遠航。
所以,中國的船隻在進行遠航時大多都把船往大了建,以從船的規模上抵消一些劣勢,這也是當年鄭和寶船如此龐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舉個例子吧,比如說明軍水師最大的一艘戰艦就是王東的旗艦,他的旗艦長60餘米,相比五十多年英國的海上主權號的70米長度基本相等,可是王東的旗艦隻裝備了80門大炮,但海上主權號卻裝備了104門大炮,超過王東旗艦的三分之一。
這還是五十多年前的戰艦對比,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帷幕拉開,西方各國在戰艦的發展上速度是飛快的,如今的歐洲已把戰艦細分爲一級戰列艦至六級軍艦,其中一級戰列艦的大炮裝備都在100門至122門以上,火炮甲板分爲三層,最強大的甚至有四層甲板,至於二級至三級戰列艦也擁有90到80門以上的大炮裝備,從這點來看,明軍水師最強大的戰艦充其量也就是三級戰列艦的火力配置,如果再加上船速和靈活性等等因素,其差距可想而知。
所以說,建造一支新式的海軍已迫在眉睫,朱怡成並不清楚歐洲的大戰會打多久,想來應該時間不會太長。如果到時候明軍的海上力量直接對上西方新式戰艦的話,難道還依靠老一套用火船進攻麼?雖說從目前來看這套戰法還是有些效果的,但隨着科技的發展這套戰法最終會被淘汰。更重要的是,大明的未來不僅是在大陸,更在海洋,忽視海洋就將被世界所淘汰,朱怡成可不想等百年之後,在這片國土上再經歷一次類似鴉片戰爭這種屈辱的重演。
其實,寧波那邊一直在試製西式戰艦,不過進展並不大。造一艘戰艦可不是那麼容易,不僅需要熟練的工匠,更需要專業的設計師。如今水師的幾條大福船的戰艦建造就耗費了工部許多精力,而西式戰艦的建造和研究一直都未有突破性的進展,畢竟中國人使用硬帆船已經上千年了,對於軟帆船的構造和理解格格不入也是正常的,朱怡成盤算着應該從西方搞點專業人才過來,以加快西式戰艦的研製。
把這件事用筆記下來,朱怡成準備儘快安排人去辦這事。隨後,他又拿起了一份由錦衣衛遞交上來的報告,就着燭光仔細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