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曹家老鋪。
自上次在曹家老鋪喫了頓鴨子後,朱怡成每隔幾日都會來一趟,時間久了,倒也成了這的老主戶。
之所以會來曹家老鋪喫鴨子,一來是老曹家的鴨子和鴨什做的的確好,宮中的御廚根本就弄不出這味,二來上次在這喫過一頓後,朱怡成覺得應該多出來走走,所以無論他多麼忙,每隔幾日總要抽出幾個時辰來這一趟,不僅是爲喫鴨子,也是想通過這方式直觀地瞭解外面的真實情況和老百姓對大明變化的看法。
由於朱怡成每次來都換了裝,再加上僅帶兩三個貼身護衛,顯得很是低調,根本就沒人知道他的身份。朝中除了錦衣衛的張冉和貼身護衛還有宮中的幾個近身太監外,其餘人都不知道這事,就連皇后李娟兒爲了避免她擔心也都未告訴。
來曹家老鋪,爲的是考察民生,瞭解情況,同時又一飽口福,朱怡成可不想把這事鬧得人所共知,一旦知道的人多了,這些人必然會勸阻自己出宮,或者弄些陽奉陰違的官面文章出來。
今天,朱怡成和往日一樣點了份鴨子,再加些鴨什,弄了些老曹家自釀的米酒,悠閒地品着,兩個護衛一左一右地坐在他兩旁,因爲來的多了,再加上朱怡成特別叮囑,他們倒也沒什麼拘束,和平常人一般無二,不過目光卻一直在店中的各人身上悄悄留意着,以避免出現意外,至於在店鋪外還有另一個護衛在,這人扮作普通的力夫蹲坐在離店鋪不遠的地方,以做警示作用。
店裏依舊和往日一樣熱鬧,幾個老主戶和一些路過的食客邊喫邊聊着,他們聊的話題無非是近日發生的一些事,大明不限制平民言論,當然前提是不能對大明有所損害的言論,如果是當衆宣揚清廷的好,以言論攻擊大明的話,那麼不要說暗藏在各處的錦衣衛了,就連這南京城裏的老百姓都會羣起而攻之。
隨着大明的政權穩固和一系列的政策推行,江南百姓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富人還是普通人,讀書人或者農商,都在蒸蒸日上的大明得到了諸多好處,生活在大明治下這日子比在滿清時期好了不知多少,在這種情況下還說大明不如清廷,甚至心懷滿清,簡直就是味着良心胡說八道。
再者,汪景祺編撰的《清宮密聞錄》已傳播大江南北,對於清廷的抹黑效果異常顯著。在老百姓津津樂道其中內容,商討着清帝看似正大光明但背地裏卻幹着奪妻、扒灰、凌侄、苟合……等等骯髒的密事時,所有人瞬間變得八卦異常,討論之餘,作爲漢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自然而然地開始上升,而對於滿清之前的敬畏隨之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只有不屑和輕視。
汪景祺編撰的《清宮密聞錄》一炮打響,其效果顯著,緊接着汪景祺帶着人又搗鼓出了其他幾本密聞錄,同樣大行天下。如今,在北京的康熙心中最恨的人不是朱怡成,也不是祝建才或王致清,而是汪景祺,因爲汪景祺直接以筆爲刀,生生剝開了清廷皇室最爲醜惡的一面,而把這些東西曝之天下,爲天下所有人知道,使得清廷從上至下丟盡了臉面,卻又拿他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