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漕運總督赫壽,此人雖是正黃旗出身,但實際上仕途走的並不暢,他族上雖然是舒穆祿氏,但傳到他這代早就沒了什麼特權,和其他大員不同,赫壽是筆帖式出身,所謂的筆帖式就是文書,在衙門裏做些寫寫抄抄工作。
不過赫壽的能力頗強,也善於經營,居然從一介筆帖式冒出了頭,先任工部給事中,後來又轉至刑部和戶部,隨後升爲禮部右侍郎,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內閣學士,幾年前又任戶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一年半前,浙江大敗後,赫壽出任漕運總督。
漕運總督,這個職位相比大清各總督來講並無地方實權,但其地位卻尤其重要,漕運總督掌管的就是全國漕運事務,不僅管理跨數高官達3000多華里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不過自康熙二十九年後,漕運總督地方行政事務權就基本撤消了,但就算這樣,漕運總督對於地方影響力也不小。
說起來,漕運總督是天下第一肥差,可惜的是赫壽運氣着實不好,他擔任漕運總督的時候是康熙四十八年,而在這時,朱怡成已基本掃平了江南,在南京登基,隨着江南丟失,漕運可以說名存實亡。
在這種情況下,赫壽要以漕運滿足清廷之前的需求是根本做不到的,這一年多,赫壽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維持之前漕運需求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數額,如此大的差距,使得康熙對赫壽極爲不滿。
這幾月中,朝廷對赫壽的訓斥接連不斷,使得赫壽憂心忡忡。不過漕運辦的不行,赫壽做生意的本事不小,在其漕運總督位上,赫壽藉着南北中斷的機會私下搞起了兩邊貿易,再利用手中職權進行南北交易,僅一年時間就撈了不少銀子。
同文棟不一樣,對於大清和康熙赫壽還是忠心耿耿的,畢竟他是滿人。但對於銀子他同樣喜歡,甚至爲了銀子,赫壽私下還給了那些和大明貿易的商人不少便利,從而在其中獲得了鉅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