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說林建章了,其實董大山心中同樣也是如此,一旦天津衛戰術的成功,那麼接下來大明就能直撲清廷老巢,到時候如能打下北京城,這天下就徹底改變了,可謂一戰定乾坤,並非半分虛言。
“行了,你小子好好回去準備,千萬不要丟了老子的臉!”同董大山開了幾句玩笑,林建章正了正色,對張昭吩咐道,張昭畢恭畢敬地向衆人行了軍禮,隨後邁着大步離開了。
等張昭走後,四人分頭坐下,開始商議起即將到來的戰爭。爲保證指揮暢通,尤其是登陸戰的萬無一失,朱怡成特意下令直接把前沿指揮部就設在了崇明島,由他們四人組成聯合指揮部,其中林建章負責陸軍方面,王東負責海軍方面,莊巖負責參贊謀劃和統籌兼顧,至於董大山作爲總指揮居中。
等登陸戰開始,王東先負責用海軍艦炮爲陸軍打通登陸道路,隨後由陸軍先鋒,也就是張昭所率領的兩團和部分步軍以最快速度攻佔大沽口。拿下大沽口後,登陸部隊需快速推進,在最短時間內佔領天津衛。
只要天津衛一下,先鋒部隊就地駐防,指揮部也將從崇明一分爲二,一半移至天津衛,另一半繼續在崇明負責後續部隊的運輸和輜重補給。
簡單的說,這就是初期大致的用兵計劃,而現在暫時還不是考慮後續的問題,最關鍵的是登陸和奪權天津衛這一仗,只要拿下天津衛,明軍的初期目標就能達成,才能對之後的戰術進行展開。
爲保證登陸戰的萬無一失,大明已做了幾個月的準備工作,現在就連朱怡成把欽天監監正、五官靈臺郎、五官保章正等技術官員也全派給了莊巖,用於幫助總參謀部觀測天象,測算潮汐等工作。
根據欽天監官員的預測,七日後東海至天津衛一帶天氣最適合航行,而且這段好天氣將持續半個多月的時間,正是實施登陸戰的最好時間。這也是朱怡成確定把這時間定在七日後的主要原因,隨着時間的確定,大明這臺戰爭機器開始開動,而在此時此刻,北方的清廷對此依舊一無所知。
天津衛,這個地方當初建衛還是永樂二年,成祖把此地命名爲天津,取自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最初建城後設置了一衛,所以被稱爲天津衛。
之後,逐漸增設了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同最早的天津衛左右呼應,形成品字結構。而後來天津衛逐漸擴大,城牆也有最初的土製改成了磚制,到明末時期,天津三衛已基本連在了一起,滿清入關後天津三衛正式合併,只稱天津衛一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