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康熙要的答案無論是殷特布還是大阿哥都無法給出,沒錯,明軍打下天津衛後清軍就開始調集兵力,尤其是天津衛之戰慘敗後,慌了神的清廷就下旨各地勤王。
但直到現在,除大同、宣化、保定、滄州這些部隊陸續到達外,其餘的部隊什麼時候到實是天曉得。
更重要的是,除滄州部現在正按朝廷要求側翼攻擊天津衛(實際根本就是然並卵),大同、宣化、保定三部兵力已被明軍在廊坊、香河和北京城下擊潰,至於寄予厚望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時間也趕不過來。
兩人面面相覷,半天都說不出話來,見此康熙的一顆心直沉到了海底,他很清楚局勢已到了極糟糕的地步。
“皇阿瑪,兒臣建議速調古北口的駐軍,直隸提督董象緯如今在通州收攏香河殘部,古北口駐軍有近二萬人,這些部隊加通州的兵應該還能湊出三萬大軍。此外,請皇阿瑪下旨讓陝甘綠營火速東進,或可擋住明軍……”
八阿哥起身道,他話音剛落,朝中衆人就議論紛紛,有幾人連忙反對調古北口的駐軍,因爲古北口位置重要,輕易動不得,一旦古北口的兵南調,清廷就等於把這交通要道給拱手相讓了。
假如說要棄北京城而走,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條就是向古北口撤退,直接通過古北口北上然後向東進入遼東。這條路線說白了就是退回遼東伺機再起而已,所以說古北口的兵是保證這條退路安全的重要保障。
至於另一條路就是向西,這也是後世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所走的這條。向西而行,一方面陝甘綠營是清廷精銳,再加上各處關口能抵擋明軍,而且向西的好處相比向北更顯而易見,一旦清廷撤回遼東,那麼等於向天下宣告清廷放棄中原了,而向西卻沒有這個顧慮。
對於康熙來講,北京城是不能輕易放棄的,一旦放棄了北京城這對於清廷統治將是極大打擊。可目前情況來看,要守住北京城已是困難重重,萬一真守不住的話,康熙也會選擇向西而不是撤回遼東。
這兩條路的區別顯而易見,但康熙同樣不會放棄遼東,所以當八阿哥提出調古北口的兵時,康熙只稍稍動心,但最終還是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