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嶽鍾琪如今領兵正在江都,說起江都還得講到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正是這位楚霸王當年在此立都,才被稱爲江都。而在後來,江都更成了揚州的代名詞,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取而代之。
直到宋時,揚州和江都才各有其稱,而且江都也從首要地位降到了揚州下屬地區,至明清時代,江都已成了揚州府下的一個縣,而到後世同樣如此。
自明軍開始打通南北的戰略目標後,北方的明軍由北自南向開封進軍,而在南方的明軍在掃平湖南湖北的清軍後自南向被展開攻擊,至於同南京僅有一江之隔的揚州,更是明軍主要的突破方向,何況早在之前明軍就在江北取得了立足之地,也就是安慶,並由此向徽州攻擊。
江北是清軍重要的防禦地區,當年康熙之所以重用嶽鍾琪,並他把放到江北提督的職務上,就是想用他這位良將爲滿清把明軍拒之長江以南,以保住滿清北方半壁江山。
可是後來朱怡成利用強大的海軍直接攻擊天津衛,隨後精銳新軍由天津衛登陸,在滿清沒有絲毫防備的情況下打到了北京城下,從而導致滿清被迫丟棄首都北京狼狽出逃,其美名曰“西狩”。
在這種情況下,江北的處境就發生了變化,其戰略地位已同之前不一樣了。由於直隸的丟失導致後路斷絕,再加上江南的明軍虎視眈眈,江北,包括山東一地實際上已成了死地,陷入被南北夾擊,自身難保的處境。
這時候,擺在嶽鍾琪唯一的出路就是確保東西暢通,以同徽州、河南等清軍連成一片,以抗明軍。可一旦明軍打通南北,這東西就將截斷,而等待他們的只有被團團包圍,最終逐一殲滅的結果。
對於熟讀兵書,善於作戰的嶽鍾琪來講,他不會看不到這裏面的風險。但嶽鍾琪卻無可奈何,丟失江北,山東就完了,接下來就是河南和徽州,等這些地方一完,表示在中原滿清就再也沒有能抵抗的軍事力量,到那時候滿清的徹底滅亡就成定局。
如果說,嶽鍾琪是總指揮的話,他並不想死守江北,甚至不打算守山東。這樣死守除了延遲陷落的時間外對於整個大局來講並沒太大意義。在嶽鍾琪看來,眼下最好的辦法是集中江北和山東的軍力直接向徽州撤退,同在開封附近的隆科多主力匯合,隨後以優勢兵力同南下的明軍進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