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不能爲自己所用,那麼就是廢物和垃圾,從廢物和垃圾身上換取些必須的東西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無論是康德還是淳親王和郭親王也都清楚,武禮這麼幹肯定自己也撈了不少好處,但這只是小節而已。老祖宗就是這麼發家的,既要用人又要防人不撈好處,就像又要馬兒跑的快又不給馬兒喫草一樣,天下哪裏有這等道理?
不過話再說回來,武禮的做法雖看起來簡單粗暴,可也不是什麼人都能辦到的,如果說僅僅只是燒殺搶掠就能滿足,那麼也太容易了。而武禮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這個任務,有着大功,既然有功就不能不賞。
但這個賞目前還沒必要,畢竟武禮剛升了爵,用人也要有度,賞賜更需有方,康德暗暗記下了此事,等以後到了印度再論功行賞不遲。
既然物資到位,康德轉進印度的計劃就要開始實施了,正好今日淳親王、郭親王兩人都在,哥三人當即就商議起來確定轉進的時間和路線安排。
這事宜早不宜遲,眼下季節轉眼就要到了秋天,等秋天一到冬天就不遠了。何況東邊的明軍隨時隨地會打過來,再拖延下去對於自己這邊極爲不利。
三人商議了足足小半天,最終確定下來十日後開始全面轉進。藏地那邊按原計劃由隆科多等人從藏地入尼泊爾進入印度,至於大清本部由郭親王爲先鋒,康德親自領中軍,再派一員大將爲後軍全線轉進由西邊繞道進入印度。
康德是果斷之人,也是打了老仗的皇帝,對此事安排的頭頭是道,再加上有兩位親王的協助,很快就完成了各部集結。
十日到後,郭親王的前軍先行出發,再過幾日中軍由康德親自領軍隨同而進,至於後軍大約五千人馬押陣,以防明軍,由此滿清撤離西域轉進印度的大轉移從而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