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漢陽鋼鐵廠創辦於1890年,高峰時候年產五萬噸鋼,但它在1925就停產了,直到1930年也沒有恢復。
民國時期,中國的鋼產量很可憐。
1913年,中國鋼產量4.3萬噸,印度是6.3萬噸。1930年印度鋼產量60萬噸,中國反而減少到1.5萬噸。你說這麼低的鋼產量,拿什麼進行抗戰啊?
而且令人髮指的是,“漢冶萍鐵礦”自己不產鋼,卻把煉出來的鐵,供應給日本的八幡鋼鐵廠,讓人家造出武器,反過頭來打中國人!
張振業從漢陽鋼鐵廠出來,已經“半失業”五年了,靠着在學校裏教書維持生計。
他早年留學美國,畢業後在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廠裏工作過幾年,要不是因爲父母年老體弱,再加上眷戀故土,他可能就紮根美國了。
秦笛將籌建鋼鐵廠的事交託給他,給他開了張八百萬元的大額支票,又配備了幾個手下,剩下的事讓他自己解決。
中國並不缺鋼鐵工人,也不缺低階的工程師,因爲在此之前,就有馬鞍山、鞍山、唐山、本溪、大連等鋼鐵廠,早就培育了足夠的工人。
張振業拿着支票,感到有些爲難:“秦先生,爲什麼要將鋼鐵廠建在渡口市?那裏有沒有建廠的條件?現在籌建鋼鐵廠,是不是太倉促了?我們連前期勘探還沒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