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然,謝昊堂說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話,什麼江南出了大事,自己和錢益年乃是地方官之首,更應攜手共治,管好地方。也要互通消息有無,遞入京城的摺子相互商議着來,省得二人摺子中有了矛盾之處,惹得皇上震怒。
錢益年又不是傻的,自然聽得出謝昊堂說那麼多,其實是想借着官高半級在甄家、王家的事上爭奪主導權呢。
錢益年怎會如謝昊堂的意呢?況且錢益年回蘇州的當日,八百里加急的密報已經遞入京城,便是要和謝昊堂串供,現在也追不回來。因而錢益年不過是和謝昊然打着太極周旋,私下該如何安排便如何安排。
而回到揚州的林如海也是衣裳來不及換就一頭扎進書房,寫了密摺,遞的也是八百里加急入京。
賈敏見林如海平安回來,一個懸着的心落地,胃口才稍好了些。
江南的驛站好久沒有這麼繁忙過。太平年間,若非軍情緊急,鮮少用到八百里加急。但是這次竟是兩日之內接到了三份八百里加急軍情。而且兩淮鹽運使、江南巡撫、兩江總督皆有參奏之權,加了他們官印的加急密報驛丞不敢怠慢,哪怕前腳剛送走一份密報,後腳又來一封,第二日還有一封在後頭,驛丞也是兢兢業業一封接一封的派人送出。
古代的交通不便,哪怕是換人換馬,也鮮少能夠真的達到日行八百的速度。三日後纔有兩封密摺遞到了致和帝龍案上;因謝昊堂是王家船隊被攔下的次日纔得到的消息,密摺遞入京城也遲了一日,第四日,謝昊堂的密摺也到了致和帝的龍案上。
致和帝看完三封密摺,饒是他爲君多年甚少見喜怒,戴權也聽出致和帝語氣中的不喜:“以前司徒巖沒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無事參奏,現在竟是奏得比誰都快。也不知是突然耳目靈便起來,還是以前知情不報,去傳蘇丞相入宮。”
戴權領命,急忙去了。
與氛圍緊張的宮裏不同,榮國府又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