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城到陳留千餘里的路程, 便是趕快一些,一個來回也得二十來日了,加上中間調查的時候,宋安派去陳留的人並沒有那麼快回京。
倒是去歲朝廷派出巡邊的隊伍, 略近一些的開始陸續返京。
第一支回京的巡邊隊伍乃是巡查山東、北疆兩地的。不但巡邊隊伍回來了, 連北疆候嫡長子陳昌也回了京城。
說起來是朝廷派出的人, 又是帶着聖旨出巡, 地方上應當十分配合纔是, 但是地方和中央, 向來也是有拉鋸和制衡的。尤其古代交通不便, 地緣被大江大河大山割裂後相對封閉, 一地的治理好壞就更容易受地方官的影響。
所以古時候的封疆大吏, 權利是非常大的,而且受到的制衡相對較小。更有誇張着, 封疆大吏被稱作土皇帝。
如此情境下, 一旦徹查地方,是不可能不出問題的, 無非是觸目驚心的程度不同。
這一路巡按隊伍的路線依舊是先到山東,山東總督接了聖旨,點了督查北疆的隊伍,隨巡按組一起前往北疆, 在北疆督查完畢後, 北疆亦派出督查山東的隊伍,再返回山東,查清山東的花名冊, 一起回京。
光是巡按組進了北疆之後, 就險些丟了性命。
北疆候名叫陳章, 與南安王府一直鎮守西海沿子一樣,北疆候也是祖上便鎮守北疆。以前北疆陳家可是顯赫得緊,也是開國功臣,這等祖上有功績,又是封疆大吏的人家,其子孫中總有人張揚一些。若是數十年前北狄入侵之前,北疆候喫空餉那才叫嚴重。
後來北狄入侵,老北疆候丟了第一道防線,其中便有部分原因與喫空餉、實際兵力不足有關。那時候的老北疆候嚇得魂飛魄散,雖然不敵,卻十分悍勇。節節敗退之後,老北疆候也組織起了幾場反攻,竟是守着一個要塞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沒丟失陣地,直到等到了賈代善帶兵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