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苗南湘河一帶人跡稀少, 早年間兵荒馬亂的時候,北方的權貴們拖家帶口帶着積藏幾代的財寶躲到這裏,修築起防禦能力強悍的圓型大堡子, 守望相助, 世代聚居,一百多年下來,竟然形成了規模頗大的村落。
只不過這麼多年過去,再閉塞的村落也無法完全與世隔絕, 華夏建國以後,爲了方便扶貧管理,堡子裏的居民陸續搬遷到了政府修建的房屋裏, 只留下一些不肯離開的老人固執地守在堡子裏。
但這邊的原始自然景觀實在漂亮, 當地開發了許多旅遊景點,把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個堡子設成了人文景觀之一,一家旅行社聰明的腦瓜子一動,把苗王堡子加上前後幾個村子,共同組成了一條民俗風情旅遊路線,專供年輕的小衆旅遊者體驗“獨特的苗南風俗”。
這條線路着實火爆,臨近年關了,揹着大包三五成羣前來體驗的遊客只多不少, 爲了慶祝新年, 旅社還特地推出了新的民俗體驗項目“曬喜年”, 作爲免費贈送項目。
“好了, 請各位新郎看這邊,前面就是本次接親的第一站——大苗村。苗南的老風俗, 新郎接親要蒙上雙眼, 在一羣伴娘中準確挑中屬於你的新娘, 如果能牽到新娘,說明這段緣分是上天祝福的,而爲了幫助新郎們選中自己的新娘,天神會派遣翠鳥跟隨新郎,新娘會在頭髮上戴一朵花吸引翠鳥,新郎的翠鳥一定會在新娘的花上停留。大苗村人傑地靈,出過許多著名的扎花手藝人,苗南有傳言,出嫁的女兒要戴上大苗村的花,才能得到翠鳥的眷顧,和如意郎君一輩子幸福美滿。現在,請各位前往大苗村,選購要贈送給新娘的花吧!”
旅社的大巴車停下,導遊揮舞着手裏的小旗子,煞有介事地念完這段故事前置。
大巴車魚貫走下十六個遊客,清一色的男性,也正是爲了貼合這條線路的“迎親”背景,女性遊客則都被安排走了另外一條“出嫁”線路,到了後頭的小苗村,走完“成親”的劇情後,事先結過對子的男女遊客纔會一起體驗後續的項目。
這樣的設置也算是富有新意,吸引了不少情侶。
遊客們在車上就已經互相認識了,一邊嘻嘻哈哈一邊往大苗村裏走,大苗村村口就是一個簡陋的大籬笆,一棵參天槐樹沉甸甸地垂掛下濃綠的枝葉,就算是隆冬時節,大概是由於苗南實在靠南,槐樹也依舊生機盎然。
導遊走在他們最前方,揮着手裏印有旅社標誌的豔紅小旗子,帶着他們踏上村裏唯一一條平整些的石板路:“前方就是扎花店,大苗村承接婚娶……吱……婚……吱嘎……婚喪嫁娶的……扎……沙沙……紙紮,手藝人們扎的花……人……活靈活現,是能溝通天神的……地下……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