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說這位餘先生真有本事,靠一張嘴就能說動那些揚州府的河工跟他同來淮安,換成陸四就不行。
根據淮揚巡撫衙門的名冊統計,這次一共徵發兩府七萬餘民夫,除去被殺、逃跑、回鄉的,意味着這一次參加挑河的民夫有六成進了淮安城。
四萬年輕力壯的河工若能聚合在一人麾下,加以訓練,不說能逐鹿中原,爲一地強豪之資綽綽有餘。
可惜,陸四能夠控制的最多一萬人,其餘自成體系,有的只是進城之後才聽說淮軍和上岡陸文宗的大號,除了翹個大拇指讚一聲那陸文宗有種是個好漢外,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壓根沒有瞬間產生跟那陸好漢幹到底的念頭。
這便是出身的侷限。
很多河工基本沒和監視他們的官兵有過慘烈的搏殺,所以很多人的心態更像是來淮安城享一場富貴,甚至可以說是來湊熱鬧,因此不但是山頭林立,思想更是五花八門的複雜。
若非陸四下令淮軍各營嚴格遵行三斬令,並約束這些陸續進城的隊伍,恐怕要不了一兩天,這幫人就能成爲淮安城的禍患。
人多,必亂,哪怕是良民。
召集各家開會是王二先生和陸四這邊的程霖在負責,前者不知道怎麼想的,竟將會場設在了府學。
因沒到時辰,各家頭領連同他們帶來的人就在學宮裏亂逛,這些人都是第一次進府學這個平日在他們眼裏神聖的地方,所以充滿好奇心,也都蠻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