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故爲防萬一,郭老四還是“逼”秦五同他加固城防,免得被官兵所趁。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方打聽之下,王允端得知漕督路部院就在安東後立即告知餘淮書,並建議對方馬上派人去安東向漕運剖明心跡,否則官軍一旦真的來圍,於淮軍於城中百姓都不利。
餘淮書採納王允端建議,並請他同王二先生一起去安東,這樣安東那邊更能相信淮軍歸順的誠意。
事態發展十分順利,王二先生如願見到了漕運總督,遞交了餘淮書的親筆信,並將事情前因後果道出。
當然,爲了避免漕院惡感,懷疑淮軍歸順用意,王二先生沒敢說淮軍有南北之分,更加沒說淮安總兵張鵬翼滿門被殺之事。
他來時餘淮書就叮囑過,此事若無人問就不說,要有人問再說。即便事後淮安總兵張鵬翼要追究,也有種種藉口,如可將此事推在被殺的叛軍李士元頭上。
出於保全淮安城中百姓初衷,加之對那個餘淮書觀感不錯,又一心想立下這勸降數萬反賊功勞的王允端,在“私心作祟”下也沒在隨後路部院單獨召見時將這件事道明。
對被淮安失陷搞得焦頭爛額都不知如何跟朝廷交待的路振飛而言,數萬“賊人”突然歸順簡直就是天降的大喜事,立即親自回書給淮安城中的淮軍“領袖”餘淮書,表明只要他是真心率領部下歸順朝廷,漕運總督衙門不但不怪他們造反破城之罪,更將上書朝廷爲淮軍請編營制,從此爲漕督所轄大明正規經制兵馬。
路振飛不是誆騙王二先生,而是真心想將這支有幾萬之衆的淮軍納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