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贊周也看出史可法無有謀略,此間便盼徐弘基主持大局。他雖是南京內守備,但不過才任數月,於南京軍務方面雖有“滲透”,但尚無法做到使諸將聽命,故也只能請魏國公主持大局了。
徐弘基自是曉得厲害關係,當下與韓贊周、劉廷勳尋史可法共商淮揚賊亂。
四人在屋內商量半天,終是得出必須馬上調兵遣將渡江支援揚州的決定。
援軍方面,魏國公這個外守備負責的南都三大營可抽官兵5000,另外史可法再以南京兵部尚書的名義行文鳳陽總督馬士英,從其節制兵馬中抽4000去援揚州。除此外,南都可動用的兵馬還有駐防鎮江的副總兵張天祿部,以及駐瓜州的鄭鴻逵部水師。
但援軍由誰統領,史可法和徐弘基卻爭執起來。
史可法意由前遼東總兵、提督大教場的劉肇基統領,魏國公卻意由副總兵張天祿統領。
這個張天祿和其弟張天福最初是以義勇從軍,在陝西巡撫中軍任旗牌官,後在臨洮總兵曹變蛟部爲參將。兩年前一直在瓜州駐屯,去年才改任鎮江副總兵。
眼看史可法和魏國公爭個不休,韓贊周忙從中做了協調,意將援軍分爲兩路,一路由劉肇基指揮,轄三大營和鳳陽方面抽調過來的兵馬,計九千餘人。
另一路由鎮江副總兵張天祿指揮,除其本部4000兵外,再節制內外操江兵馬。
二將各領一軍,張天祿部直接由鄭鴻魁部水師運過長江支援揚州;劉肇基部經浦口至天長,會合鳳陽援軍自揚州西北會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