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陸四聽過的版本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陳不平唱的版本和陸四聽過的版本區別之大,如同黑白,無法調和。
同樣一首《鳳陽歌》,兩個版本的巨大差別,讓陸四終是理解了何爲殺人誅心,何爲斷人傳承。
小小的一首《鳳陽歌》,折射出的卻是三百年的黑暗,也是指鹿爲馬的最高境界。
流毒之廣,以致陸四前世那滿清都亡了一百多年,國人都深信不疑鳳陽人民在明朝那是真正的一個苦啊,恐怕鳳陽人自己都這樣想,殊不知在明朝,他們鳳陽人那就是生活在蜜罐中。
其實,稍微理一下明朝的政治體系就能明白,鳳陽是明朝的中都,其政治地位雖不及北京和南京,但卻是超脫兩京的存在,好比陸四前世的魔都。
朱元璋對家鄉的感情恐怕也是中國曆代帝王誰也不能比的,爲了讓家鄉人民不再受窮,這位朱皇帝不但將鳳陽升爲中都,更遷了十幾萬富戶填實鳳陽,給家鄉人民世代免稅,並給予各種特權,由此使鳳陽成爲僅次於京畿、江南、淮揚的富庶之地,要不然八大王張獻忠就不會一門心思要往鳳陽打了。
真要如陸四版本所唱,八大王那真是瞎了眼要來鳳陽這個賣兒賣女的地方來發財,此後也一直想要佔據包括鳳陽在內的淮西之地,只因實在是打不過淮西明軍這才被迫轉移江西,繼而奔湖廣入川。
從張獻忠的活動軌跡,以及以鳳陽總督馬士英爲首的淮西明軍集團的強大來看,也能得出鳳陽哪怕被張獻忠“禍害”一次仍很富庶的結果。要不然,養不了淮西那幾萬明軍,更無法讓張獻忠那十幾萬大軍在淮西流竄達兩年。
搶掠,要有東西可搶可掠,窮得賣兒賣女的地方有個屁給張獻忠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