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千山要比吳維鍾靠譜多了。
雖然知道何熙提的要求很嚇人——這年頭也不是沒有派人出去學習,但都是國家行爲,另外因爲名額寶貴,外匯金貴,所以都是從各個廠子裏選尖子。這樣直接每年派出一百名新畢業的學生,前所未有。
當然這是好事,他給了保證:“如果你可以談下來,那這三年三百名學生我肯定能給你勻出來。”
但他也沒抱太大希望。
沒想到何熙這天一大早就等在了他的門口,見了他就笑眯眯地說:“張處長,我可是不辱使命,跟山中壽喜已經談好了,一年一百名,您可給我留好了。”
張千山是真訝異:“就這麼答應了?你要交多少學費?”
這顯然還是我們的沒有走出去,一是擔憂外匯少,二是總覺得得付錢,不可能免費教你。
何熙就說:“只有來回路費,還有每個月我會給學生提供二十塊錢的工資,其他的都是大工來付。你不要覺得我們去學習技術是沾光的,你得想想,我們這也是免費的勞動力啊。”
何熙這個說法,倒是讓張千山打開了思路:“那倒是,只是他們還能缺人嗎?”
這就是對發達國家有着太大的濾鏡了,總覺得人傢什麼都先進,什麼都不缺,但實際並非如此:“正經的熟練工現在肯定不缺。不過他們經濟高度發達,社會保障福利待遇也好,所以人工特別貴。免費的學徒工肯定是缺的。”